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105) (第3/3页)
卿贰之位,这样的人,这般年纪,若没有手段与本事,他又如何能两度监军,稳居于此。 那咱们把他杀了,死人又能耍什么手段?黄毛反驳道。 你以为老夫怕的是他?阿罗憾摇头,你太不了解中原的局势,与天的厉害了。 一行人经波斯宫廷的医师处理了伤口后骑马跟随着一架马车出了城,此外波斯酋长阿罗憾还增了一车干粮与葡萄酒与几只引路的骆驼。 阵阵骏铃声响起,伴着护卫们细碎的议论声,护卫长骑马走在最前,捂着淤青的脸一声不吭,手底下的侍卫特意放慢了速度驾马凑到一块。 就说这个萧郎有些不对劲,同行这么久从不曾一道去洗漱过,还有声音,难怪那夜王监军要让她护卫。 监军的妻子不是前些年就故去了吗,这位姑娘看着有些面熟。 也许是监军的续弦继室,二婚没有大肆宣扬,所以不为人知。 马车摇摇晃晃,红袍弯腰坐在马车内,一手拿着小药罐,一手拿着系布的木条,沾了些药膏往白皙的胳膊上轻轻涂抹。 萧婉吟靠在车窗旁,侧看着窗外的风沙,继室...低头注目道:以你的身份想要化解这场局势办法有很多,为何偏要这样说? 擦药的人动作很是轻柔,听着她的话,手中动作依旧,因为...随后将小罐子盖上拧紧,抬头道:这是我的心里话。 它埋藏了二十三年,一年比一年深,我小心翼翼的挖掘,最后又被迫一点一点填上,如今我想要这样说,不可以吗?王瑾晨反问。 所以藏在王侍郎心里的,就只是拿来说说而已吗?萧婉吟问道。 王瑾晨瞪着突然范润的双目,旋即擦了擦眼眶笑道:待回去之后,我便修书回去告知母亲,亲自登门提亲。 软下心来的萧婉吟不再回绝,知道我为何突然改变主意吗? 王瑾晨点头,旋即又摇头,萧婉吟道:一直以来,我在乎的并不是名声,哥哥卷入的是皇权的争斗,若败,族人定然不能幸免,王郎的决心使我不忍,所以今日一早你离开后我又再想,即便是死了又怎么样呢,至少我可以以妻子的名义探望,能与与你同葬,至少...心是活的。 长寿三年四月。 门下,武威道大总管王孝杰,破吐蕃退突厥...拜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擢封清源县男。 收到封赏后王孝杰再次入宫谢恩,君臣单独会见,皇帝屏退左右内臣。 监军此次为何没有同王卿一道归来? 紫袍端着笏板恭立在殿阶下,回圣人,王监军说战胜诸国那只是短暂退敌,并不足以让天心开怀。 皇帝睁着深邃的眼眸,哦? 王孝杰将带来的一副卷轴献上,圣人,这是王监军晚归的赔罪,还请圣人御览。 守在殿口的内臣见之便低着脑袋小步快走上前将卷轴转呈上台阶,皇帝侧低头瞧了一眼内臣手里似画的卷轴,朝王孝杰问道:这是什么? 王孝杰朝高延福示意了一眼,高延福便伸手将其打开,确是一副画作,画上的小人儿服饰各异,密密麻麻的簇拥在一起叉手弓腰,面朝东方,足有万人之多,空白之处还题有,涂山之会,诸侯承唐虞之盛,执玉帛亦有万国。 高延福借机笑眯眯道:昔日大禹下令命天下各国齐赴涂山盟会,才有了华夏首次的万国来朝。 皇帝没有表现出喜悦,双目极为平淡的看着画像,四夷宾服、万国来朝,前朝隋炀帝不就是为了这圣王之业不惜断送江山与性命吗。 隋炀帝急于求成,不顾民间疾苦,刚愎自用,滥用民力,穷奢极欲才会导致亡国,而陛下体恤臣民,明察善断,是国朝的圣天子,王将军又为陛下大败吐蕃与突厥联军令四海臣服,经此一战,天下诸国,谁又敢不听陛下的号召呢,万国来朝,必然会在大周朝重现。 后世传颂的千古帝王业没有哪位君王是不想要的,即便皇帝已经年过七十,然登基不过三载,当野心得到满足,心中便只剩帝王伟业的雄心。 她何时归来?皇帝问道王孝杰。 按行程,应在七月。王孝杰低头回道,旋即抬头奏请,圣人,是否让臣派人前去官道接应? 皇帝闭眼摇头,让她自己回来吧,不要走露任何风声,今日也只当你入宫谢恩。 王孝杰不是很明白皇帝的做法,但很显然皇帝对这幅画,观看的眼里虽然充满了平淡,但是心里的满意却是藏不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