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106) (第3/3页)
她们听不懂的话。 萧婉吟拉着她朝殿中供奉的三清跪拜,王瑾晨站在席垫前抬头仰望着三座神尊,玉清,上清,太清。 玉清元始天尊授人以道,上清灵宝天尊断人生死,在下的生死与福祸,天尊可知?王瑾晨问道。 坤道收回将敲锣的木锤放下,天尊跟前的二人一跪一站,看着站立发问的红袍官员,施主觉得,生死是由什么所定? 反正不由天。王瑾晨回道。 施主既不信,又何故来此?坤道言。 王瑾晨听后愣了愣,旋即撩开衣摆屈膝跪下,坤道便转身,福祸相依,施主红袍加身是祸不是福,红色既是血光之灾。 坤道的话王瑾晨并不是很相信,而跪在一侧的萧婉吟却睁眼站起追问道:血光之灾,难道没有解救之法吗? 看天意。坤道回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施主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犹如悬丝。 半刻钟后 哒哒哒,旁侧的功德箱中被人扔进了几串铜钱。 大殿殿阶前的报钟被一名年轻的乾道敲响,道长所言无非是世人通用之语,位高者摔而必亡,七娘不必太过在意。 话是如此,可却并没有说错。萧婉吟停下脚步,回神都后,你早些提亲吧,我有李家的休书,本就不用服丧。 王瑾晨楞道:休书? 是李昭德的长子给的,原以为用不到。 王瑾晨没有再继续刨根问底,只是点答应。 洛阳 安全抵达神都之后,护送的几个士卒便辞别王瑾晨回到军中,萧婉吟并没有与她们一道归来,而是稍迟了几日。 归京的第一时间她并没有即刻进宫面见皇帝,而是独自骑马回了修文坊的宅子,离去一年,王宅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有平日里跟随的小丫头好像瘦了些许。 王瑾晨摸了摸小环的头便将长安叫去了书斋,前几日可收到了我的来信? 主人的信小人收到了,东西也已经准备齐全。长安拱手道,随后抬头小心翼翼的望着王瑾晨,只是不知,主人要向神都哪家小娘子提亲? 王瑾晨只是低头写着一张黄麻纸,长安又道:主人如今是正四品的朝廷大员,续弦不比纳妾,是否仓促了些? 王瑾晨望着一张纸上的生辰八字与另外一张写满了小字的宣纸,随后将其折叠好装入信封之中,等做好这些后她才想起来回话,遂抬起道:适才你问我是向哪家提亲? 长安点头,是小人问的。 兰陵萧氏。王瑾晨道。 长安听后惊恐的睁着双眼,萧氏有几房,而主人口中的兰陵萧氏定然不会是别家,而是他们所熟知的王宅旧人。 主人,七姑娘刚丧夫,您此时去提亲,恐遭人非议。长安提醒道。 那就让他们议论好了。王瑾晨回的很是淡然。 长安却为此焦虑不安,主人归来是立有大功的,再得封赏便要列卿相之位,朝中多方势力争斗,此举恐遭肃正台弹劾,再者这于七姑娘的名声也是有损的,长安并不是想阻扰主人与七姑娘之事,深知主人爱慕七姑娘,可是这段时间正是... 好了,朝廷哪日不是在风口浪尖之上?王瑾晨打断道,难道我要因此一直退缩不成?我生来不是把荣耀做给旁人看的,我只图自己舒心,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看法与唇齿之中。 长安见他心意已决便不再多言,从袖口内抽出一张帖子,这是张罗的清淡,雁都是买的农户家中相貌最好的雁,现今饲养在后院中。 王瑾晨接过记册打开仔细的翻看了一遍,又道:你瞻前顾后的委屈着,倒不如大胆的活一回,也不枉来这人世一遭。 长安只愿主人一生平安顺遂。 太初宫 空旷的殿中放置了几盆降暑的冰块,皇帝倚靠在龙榻上,带着点点倦意。 秋官侍郎王瑾晨奉旨监军,延期归朝,还请陛下责罚。王瑾晨一手拿着笏板跪伏于地请罪道。 大破突厥与吐蕃的合攻,卿是有功之臣,朕又如何能罚之呢?皇帝摩挲着金椅上的龙头,不过,卿为何要去波斯? 不等臣子回答,皇帝将身子坐正继而道:战起之前朕已派波斯的王返回他的故土,是为阻扰西方干涉我东土之事,卿此去,何为? 王瑾晨抬头回道:大周边境盘踞的诸国狼子野心,此次战胜令大周朝名声大镇,四夷宾服,遂借陛下之名出使波斯,让阿罗憾与其他诸国酋长向陛下献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