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大儒成真记_第318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8页 (第1/2页)

    十多个村庄的村长齐聚一堂,也算是这个县城中的低头蛇了,代表着不同的家族势力。

    “废话不多说,本县令接到上面皇上的圣旨,皇上不会放弃每一个子民,所以要求本地县官与当地百姓共同克服……当地多多喂养鸡鸭,用来防止蝗虫!

    同时根据,本地情况选择种植黄豆或者是土豆等耐寒产量高的粮食。”

    刘县令也不藏着掖着,直截了当的说出圣上的要求。

    而且种植的黄豆都将会被朝廷统一收购,因为唐大儒新弄了三个方子,黄豆中榨油,还有其他的种子榨油。

    朝廷会收豆子,榨油,然后卖给百姓,就是一个循环。

    在循环中,需要所有人共同协作,大家一起共赢。

    村长们听了皇上的政策,其中有朝廷的利益,这才放心。

    要是这么好的政策,让利给老百姓,可真是吓死人了,总觉得会被卖了。

    现在一听,朝廷能赚钱,村长们才放心了。

    “我们村子种黄豆,豆子长得好。”

    “我们村子也是·····”“我们村子种土豆·····”村长们纷纷讨论,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做的决定。

    刘县令听着,并且让师爷做记录,将这一些村长们做的决定,全部都记录在此。

    而村长们决定的事情,往往也决定着整个村庄的走向,于是家家户户多养鸡养鸭,种一些经济作物,不种粮食。

    村子中的老百姓们只是听从村长们吩咐,村长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大家是一个宗族。

    …

    河道堤坝年年小修,五年一大修,也是户部年年出款一大户。

    而且有专门修筑堤坝的官员,各地府城流经河道,也是知府们的责任。

    只要堤坝被冲垮,不算灾情,这些负责修筑的官员也向上人头难保。

    这就是拿钱没干正事儿!

    所以这些官员年年都盼着不是灾年,只要是灾年最先遭罪的就是他们这些官员,他们这些修筑堤坝的官员,往往就是皇上用来抚平民愤的存在。

    以往的做法就是砍几个头,让暴躁的老百姓放下心中的怒火!

    毕竟在老百姓看来,原来皇上也是被这些贪官,给蒙蔽了。

    今年是查漏补缺,如若发现有决堤的可能性,带着下游的老百姓们前去避险。

    反正各地都有各地的应对措施,针对当地老百姓们遭遇过的事情都提前做好了准备。

    也许有一些准备,不是特别的充足,但是该存粮存粮,该干活干活,老百姓们时刻准备着。

    因为老百姓们准备的十分充足,所以当灾难来临之时,也不会惊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