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2页 (第1/2页)
小时候苏清瑶还跟着温瑞芳来过几趟,脑海里模模糊糊有些印象。 晚秋的村庄,路边桦树的叶子快落光了,露着发白的树皮,路的草叶泛着枯黄,生产队抢收完毕,玉米花生都堆积到场院里晾晒再收归仓库,地里留下短短的玉米秸秆。 苏清瑶提着行李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她专门从市里里买了麦乳精,大白兔奶糖,还割了三斤猪rou,再等走到没人的地方时,苏清瑶从空间里拿出来五斤鸡蛋糕和两斤挂面。 等走到段家庄的村口,苏清瑶打听温瑞南的住处,段家庄是人口越有六七百的大村子,村里分了七个小队。 苏清瑶一进村看见一个大婶在抱着簸箕,用锥子给玉米棒-子脱粒,就上前打问。 “温瑞南呀,那是我们第二小队的拖拉机手,姑娘你是他啥人呀?”穿着蓝色棉袄的大婶,一脸好奇地问,实在是这年头这么栓整清秀的姑娘真不多见。 再看看这姑娘穿得黑色呢子大衣,里面还套着高领毛衣,一看就是好料子。 “我是他外甥女,这不是家里不忙了,过来看看。”蓝色棉袄的大婶更是诧异,盯着她瞧了半晌,拍了拍大腿,“哎呦,你是温瑞芳她闺女吧,都长这么大了,这小模样俊的,可比你娘当年水灵多了,来来来,我领着你去你大舅家。” 穿蓝色棉袄的正是村里吴平花,四里八村有名的媒婆,她活了这么大的岁数,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看的姑娘,她的小儿子今年二十了,在县城水泥厂里上班,当时她说亲,说了这么多人家,她儿子都看不上。 她在前面热情招待着,心里盘算,温家人品厚重,温瑞芳也是个好的,这姑娘看着不仅模样好,还大方有礼,要是这么个仙女,小儿子还看不上,她就不管了。 那时候人-大多热情淳朴,苏清瑶就没多想,苏清瑶跟着在街道走了十来分钟,就走到一家木门旁,木门上面的红油漆已经斑驳了。 透过矮矮的土墙,还能看见里面的青砖瓦房,苏清瑶这才有种油然而生熟悉的感觉。 “闺女,这就是温瑞南家,你大舅约莫去村西头耕种了,你妗子和姥姥肯定在家里。”说着还帮忙扣了扣门。 等了片刻,院里里传来一个女声,“谁呀,门没锁,进来吧!” 那时农村的大门基本不锁,白天只要家里有人,大门就敞着,村里人都是知根知底的,没有后世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只有晚上和出远门的时候,才会把大门锁了。 吴平花爽朗高声应答,“瑞南家的,是你外甥女来了,你快来迎迎。”说着就推开大门走了进去。 孙柏兰闻言有些诧异,加快走了两步,她小姑子嫁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