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0页 (第2/2页)
道:“我们已安排人彻查陈仓,但我怀疑他们因人多目标太大不敢轻易上路,会派人先回到长安搬救兵。因此我急着赶回长安,得先阻止他与长安城内取得联系。” 杨国忠阴冷的笑笑:“我倒要看他有多少人可以派?这样,你把他之前派回长安的那几人的头砍下来,拿去挂在陈仓门楼上,就让陈仓守军说是抓住了几个吐蕃细作。” 冯萧成应着退了下去。杨国忠自言自语道:“李享,我倒要看你怎么救你这个儿子?” 第一百四十六章 初到长安 农历春节越来越近。长安城内,货商采买,络绎不绝,让原本就热闹的长安城更显繁荣。 平康坊,长安城内的烟花之地,也是文人仕子们留念往返之所。上至皇亲贵胄,下至平民仕子,不管你是多才多艺的文人sao客、一掷千金的富商巨贾,还是囊中羞涩的贫民子弟,只要你来,平康坊都会包容的接纳。 可就在这么一个烟花柳花巷里,当朝右相李林甫的府邸就坐落于此。相府是这座坊内唯一向坊外临街开门的官宅,虽也是尽显气派,但与坊内其他地方的热闹相比,此时的相府显的有些冷清。 李林甫这位一生潜心于弄权的权臣,为一已私利,建言重用胡将。为争权,向玄宗进言将杨国忠派去了剑南道,以为朝中大权从此独揽。 兴奋的李林甫正陪着唐玄宗在华清宫,却在这时听闻玄宗已招杨国忠回到长安,方知自己已斗不过杨国忠,为此竟一病不起,此时已卧病在床。 他深知自己时日已不多,政敌杨国忠必将取代自己,而此时自己的小儿子李屿与广平王李俶却下落不明。他知道这事绝对与杨国忠脱不了干系,这也印证了杨国忠绝不会放过自己。 然而,他已不再有机会与这位曾经的朋友,后来的敌人继续斗下去,他似乎已看到了自己的身后之事,但却再也无能为力。 而此时,在长安城的“开远门”,一位少年公子携两名随从策马赶在城门关闭前进了城。他们沿开远大街直行,一直来到“颁政坊”。来年开春即是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而颁政坊因坊内寺观云集,因此成为了科举考生们考试前的清净学习之地。 刚才在城门口时,少年公子的随从向门吏打听城内的落脚之地,门吏见这少年公子像是考生模样,就推荐他们来到了颁政坊。 这位少年公子不是别人,正是乔装之后的李洋。因她们本就是陌生面孔,再加上这乔装改扮,沿途也就出奇的顺利,她们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从陈仓赶到了长安。只是,要如何在这陌生的长安城内避开杨国忠的耳目,并找到可将信送达太子李享的人,这才是她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