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女儿国_第176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6页 (第1/2页)

    陈忻看看左右说道:“我们还是别跟这大街上跑了,我们把马扔掉,进坊里去,找家店住下来,然后乔装改扮一下。”

    叶琳点点头,往前走几步,看看那坊门,发现她们居然又回到了颁政坊。

    所有的事都是从这里惹出来的,她们当然不想再回到这里去,叶琳建议:“忻忻,我们再朝前走走吧,换个坊进。”

    颁政坊再往前就是“辅兴坊”,叶琳看看坊门,“就这里吧?”

    辅兴坊,与掖庭宫就一墙之隔,紧临通往皇宫的安福门和通明门。当然,叶琳和陈忻二人在进入辅兴坊时,并不知道它的隔壁就是皇帝老儿的家,只是遵丛就近原则而已。

    在李渊建立唐王朝时,当时民间广为流传着老子降世,化为李弘以求百姓于苦难之中的谶言。李氏救世和李氏当为救世主的传说在百姓之中很有市场。于是李渊便尊奉老子李耳为其祖宗,四处大修老子庙,因此道教在唐王朝时也就特别兴盛。就在这长安城中,甚至皇宫内,寺庙和道观也是随处可见。

    唐王朝不光寺庙道观多,出家修行的人也多。一代女皇武则天曾当过尼姑,当朝皇帝唐玄宗有几个女儿最后也是出家了的。

    话扯远了。叶琳和陈忻进得辅兴坊后,抬头一看“金仙观”,这金仙观可与她们昨晚投宿的那座道观不同。香客盈门,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一看就是一处让世人安放灵魂的去处。

    陈忻说:“要不我们就去这家道观里暂时避一避吧?等风声没这么紧了我们再去找李洋。”

    二人进得金仙观,也跟信众们一起先去上香磕头,再捐出点香油钱。

    陈忻知道,要想留在这道观中,光是捐点钱可不行,就跟现代社会中那些网红一样,得做点事,说点话博得人眼球才行。这里是道观,那就论点道家思想吧?

    想到这,二人来到“静思殿”,殿内坐着一些道姑和信众,但大家都只是静静的打坐思考。叶琳和陈忻找了处地方坐下,待得静坐结束,陈忻突然说道:“道家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但我觉得这似乎有失偏颇。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身在乱世之中,大部分的人都不遵丛自然的法则,那无为而治在这时还有用吗?”

    陈忻的话立即引起了公愤,眼看好好的静思殿就快成为角斗场了。叶琳站起来大声说道:“大家不要激动,我的朋友只是提出自己的观点而已,大家有不同意见可以探讨嘛?”

    叶琳的话并没有让激动的信徒们平息下来,反而更加的笃定他们是来这里故意挑事的。

    就在事件发展到快要失去控制时,从后院走来几位道姑,那为首的道姑约四十来岁,穿一身灰色道袍。虽是着一身普通道袍,但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