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从反派身边醒来后 [快穿] 第98节 (第3/3页)
凝固的气氛复又缓和过来,楚云声瞥见身旁的大晋官员们明显松了口气,一直紧绷泛青的脸色也挤出了笑容,就好像迎接使团最艰难的时刻已然度过去了。 但楚云声却知道,一场见不得血光的硬仗,才刚刚开始。 大周使团入京已是正午,再到驿馆安顿,上下准备停当,天色便已暗了下来。偌大京城华灯初上,临近年节,夜市也是整夜不衰,长街彩灯如游龙,欢声笑语溢满四处。 为大周使团准备的宴会在庄华殿,第一盏宫灯被挑着灯芯摇摇曳曳地亮起时,文武百官便已被宫人们引着鱼贯入内,依次落了座。只是落座后的众位大人心里头却并不安定,时不时便抬头朝上头的御座扫几眼,脸色阴晴不定。 “摄政王封闭内闱消息,扣了陛下……这消息,可是真的?” “听说是陛下染了恶疾……” “太医院可没有半点风声,倒是这半月的罢朝和今日摄政王的举止——民间那流言,恐是要成真了!” “哎,慎言!” 纷纷嘈杂的议论都被刻意压低,不同立场的大臣彼此交换着眼神,真真假假地试探着。 皇帝离宫,可不是一件随随便便就能瞒下的事。得到消息的人很多,但却无一人真的敢站出来去质问楚云声。因为他们都各怀心思,都在等。 这场虚虚实实的试探在大周使团入殿时暂时歇止。 摄政王楚云声紧随而至。 他换下了平日那一身寡淡的衣裳,穿了一等亲王的朝服,暗沉的紫配着金色的暗纹刺绣,削去了几分他眉目间的冷漠脱俗,多了些独属于上位者的威严矜贵。 他不疾不徐地走进殿内,衣袍卷着阶上的薄雪,紫金冠熠熠生辉。 宫人渐次跪拜。 “摄政王到——!” 尖利的唱喏响彻殿内,四下一时寂静。 楚云声看也没看旁人一眼,径直走上玉阶,掀袍坐在了御座旁边的一张太师椅上。这是属于他摄政王的专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今日陛下有恙,不便前来,还请八殿下见谅。”陆凤楼的事所有人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楚云声也懒得去编新的瞎话,索性将有病的借口用到底。 大周八皇子徐宇轩似乎有些意外,担忧道:“晋皇既是染疾,本就应好好休养,本殿也并非不知情理之人,自当理解。只是听闻晋皇陛下身体抱恙已有几日了,还是恶疾,如今正是大周与大晋议和的关口,陛下还是要保重身子,莫要出些什么事,误了和谈才好。” 楚云声扫了眼底下神色各异的文武百官,淡淡道:“和谈之事由本王经手,陛下身子如何,自是不会影响。” 徐宇轩神情温和地笑起来:“王爷对晋皇陛下当真是挂心得很。听说王爷便是晋皇陛下的太傅?在我大周,似乎还未有如此年轻的帝师呢。” “各有规矩罢了。”楚云声不咸不淡地应道。 徐宇轩颔首道:“确是如此,大周与大晋这地方风俗,朝堂规矩都是不同的。便如大周的太傅都是教导终身,而大晋的帝师似乎是在帝王弱冠之年便要辞官离朝——” “听闻大晋祖训如此,是为免帝师干政,挟师恩左右帝王。这规矩倒也是个新鲜。您说呢,王爷?” 徐宇轩温和笑着,眼神也清淡,但平白便有一丝冷意,顷刻将这殿内的温暖席卷而没。 所有人都情不自禁打了个寒颤。 殿外呼啸的寒风似乎凛冽了许多,却不及阶上紫衣男人的脸色冷意刺骨:“八殿下所言不错,大晋是有这个规矩。” 徐宇轩笑道:“大晋礼仪之邦,重规矩,我大周却不然。” 他这话说出来,却没了下音,而是转口道:“既然晋皇陛下不来了,那这宴便开席吧。这一路奔波,本殿也是乏了。” 大晋的官员们面面相觑,楚云声摆了下手:“开宴。” 棉帘被挑起,一道道热气腾腾的美食佳肴被奉到殿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