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反派身边醒来后 [快穿] 第244节 (第2/3页)
见到劳作归来的村民,偌大一个村子,显得有些不符情理的空荡冷清。 这村庄在官道附近,田地庄稼长势甚好,绝不可能是空村。可一时却好像人烟稀少,颇有古怪。 “有些不对。” 谢乘云皱眉道。 楚云声勒马,按住腰间短刀。 渐渐地,随着两人的靠近,细蒙蒙的风雨中隐约飘来了丝竹弹唱的声音,好像是在搭台唱戏。 “雨天唱戏?” 谢乘云略感诧异。 两人策马转过村头几户,循声来到了河岸附近。 此处视野陡然开阔,人声也渐渐变大。 一眼望去,便见河岸上搭了一个简陋的高台,有数人抹着花脸,戴着面具,在台上大声呼唱,手舞足蹈。戏台边缘还有侏儒在吹拉弹唱,底下另立两面花纹血红的大鼓,有裸着上身的壮汉持鼓槌在侧,却未敲动。 台子底下,乱糟糟地聚集了上百村民,尽皆匍匐在地,不敢高声喧哗,只发出蚊鸣般的嗡嗡声响。 在这些村民四周,竟还有十来个衙役围着,似是在看守。 这说是唱大戏,倒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诡异的祭祀,台上群魔乱舞,台下凝重压抑。 楚云声和谢乘云见状,下马避到了一处墙角后,遥望着河岸边。 很快,台上的大戏结束,一个身形佝偻瘦小的老妇身披黑红色的斗篷,拄一根蛇头拐杖,一步一步走到台上,形似神婆。 站定后,神婆高举双手,以苍老的声音发出一声大吼,立时,壮汉擂响大鼓,巨声震动河岸,奔腾流动的河水似乎也随之呼啸澎湃,溅起大片浪花。 台下嗡嗡的声响一静,村民们更深地低下头去,好似敬畏非常。 “七月廿五,祭河神,奉祭品!” 神婆激动地挥舞着双手和拐杖,面朝大河跪倒,嘶声高喊。 此声一出,底下乌泱泱匍匐的村民中终于压抑不住,传来了撕心裂肺的哭声。 在这哭声中,台子上那些戴着面具的人纷纷跳下来,将十来个跪在一起的村民按倒绑住。 这十来个村民里有老有少,彼此抱头痛哭,口中叫着爹娘爷孙,像是一大家子,其中有壮汉欲要反抗逃跑,却被旁边的衙役一脚踹倒,脖子上架了刀,不敢再动。 “你们这群狗娘养的!这么些年,我李福生在村里没少帮衬你们,你们敢说谁家忙不停当,赶着种地,我没有去帮着下过秧,谁家房子下雨漏水,我没有去帮着砌过瓦?今日——今日你们却要害我全家,丧良心,都他娘的丧良心啊!” “什么狗屁神婆,狗屁河神,都是吃人的妖怪!” “放开我!放开我,你们都是坏人,不得好死,全都不得好死!” “二爷爷!二爷爷救救囡囡,囡囡不想去河里!” “我李大宝一辈子问心无愧,行善积德,这河神瞎了眼,这老天爷瞎了眼呀!” 凄厉的哭嚎与大骂中,许多村民面露不忍,却只能更深地埋下脑袋,浑身发抖地看着这绑成粽子的一大家子被押到河岸边。 那里靠岸停泊着一艘小船,几个戴面具的人把这男女老少挨个儿丢到船上去,塞了满当当一船。另有两人充当船夫,上了另一艘稍大些的船,牵引着小船划向大河中央。 绵绵细雨使得大河中央雾气浓重,小船抵达后,两个戴面具的人就将绳索扯开,任小船停在河流中,自己则划着船回返岸边。 楚云声慢慢按紧双刀。 “竟是人牲活祭。” 谢乘云盯着河面上漂浮的小船,冷声道:“大夏朝廷与各大门派世家俱禁此法祭祀,没想到,在距离金陵城如此之近的村子,还有这样的传统。官府不但不来阻止,反倒派遣衙役,助纣为虐,当杀!” 已摸清岸边情况,又见河面上的大船将要缓缓靠回来,楚云声与谢乘云俱不打算再等下去。 谢乘云率先飞身而起,悍然出剑。 “什么东西!” “有人、有人飞过来了!” 趁河岸众人被剑光引去心神之际,楚云声翩然掠水,落至大船上,刀背一挥。两名戴面具的人只见青影一闪,完全来不及反应,就颈上一痛,齐齐晕倒。 收刀握桨,楚云声迅速调转船头,划向河心,重新来到那艘小船附近。 小船上,原本已经绝望无助,连哭喊都再发不出声音的李家人全都惊愕地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