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书九零,买房置地 第22节 (第3/3页)
赵大海离婚闹得满城风雨的,两个孩子在这边出门就要受人指指点点,所以我才想去京市生活的。我爸以前的手艺你是知道的,我就想先做个小吃,积累点经验和资金,等以后就开个小饭馆,那样赚的钱绝对比上个班多。” 见孟叔叔还是皱着眉头,孟江蓉又说道:“叔叔,我没辞职,我办的停薪留职,要是在京市生活不下去,我还可以回来的。” “怎么生活不下去,让你二姐给你找个固定的工作就行呗。” 决定去京市以后,孟老太又跟孟江蓉谈了好几次,她就说道:“江蓉只有初中文化,哪那么好找工作呢,我们商量好了,就做个小吃店,江蓉说卖串串,那个本钱小做起来也不难。” 孟叔叔疑惑道:“串串是什么,我怎么没听说过啊?” 串串是孟江蓉原来的世界里很流行的一种小吃,孟江蓉在串串店里打过两年工,后来就自己单干了,干了两年后她就开始卖包子和煎饼,反正挣得都是辛苦钱。 后来她终于攒够了首付款,可以买房子了,要知道那可是二线线城市啊,房价也要两三万一平,要是没有家人的帮助,首付款可是不好攒下的。 只是孟江蓉是个倒霉的,首付款有了房子也看好了,她却在签合同的那天出了车祸,来到了这个世界。 只要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要住上自己的房子了,却出了车祸到手的房子给飞了,孟江蓉就心痛的受不了,白白辛苦了这么多年,偏偏在临门一脚的时候出了车祸,好几年的辛苦都化为乌有,要是早知道会这样,她还不如好好享受了呢。 “叔叔,串串和火锅差不多,就是食材用竹签穿起来吃,味道很好的。” 孟江海就说到哦:“我怎么没听说过这种小吃啊,我在京市也没见过。” 串串是八十年代中期才出现,现在只在川渝一带流行,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小吃,现在还没有红遍大江南北,孟江海是个厂里的工人,平时不会出远门,当然没听说过。 “大哥,等到了京市我给你做几串你尝尝,那个价格也不算贵,味道很好的。” 孟叔叔听孟江蓉说了串串,心里却不以为然,这做小买卖看起来简单,可里面的门路却不少,侄女不上学以后就去厂里上班了,环境一向很简单,要是真开个小店,那可是要跟三教九流打交道的,得会说会做会看会听,不容易的很。 不过既然侄女有这个打算了,他也不好再说什么了,要是侄女真的把这个干起来了更好,要是干不起来,他就让二女儿帮着找个班上,他再帮衬帮衬,总能把日子过下去的。 孟老太和孟叔叔商量了一下,决定每天就走,反正也都收拾好了,拿上行李直接走就好了。 语琪语珊也知道要出远门了,语珊是兴奋,语琪却有些沉默,她还是有点接受不了要跟着mama姥姥离开这个小城,离开爸爸那么远。 孟江蓉当然看出了女儿的心事,去火车站的路上,孟江蓉把语琪揽在怀里,轻声说道:“语琪要是想这里了,等mama有空就带你回来,好不好?” “mama,我们真的还会回来吗?”语琪睁大眼睛认真问道:“我们真的还会回来吗?” “当然会了,等我们在京市安顿下来,有空了我就带着你跟语珊回来。” “那回来以后我能去,能去找爸爸吗?” 赵大海做的事孟江蓉并没有跟她说的很清楚,再说现在才这么短的时间,就让孩子不喜欢赵大海也是不可能的。 “可以啊,语琪可以去看看爸爸。” 孟江蓉坐在公交车上,无意中往窗外看了一眼,却看到好几个熟悉的人,正拿着行李走在路上。 那是她的婆婆,赵大海的弟弟赵三洋和赵三洋的儿子。 他们怎么来了?孟江蓉只是好奇了一下就把这件事给抛在脑后了,她现在跟赵大海已经离婚了,赵家的事情都跟她没有关系了。 这个赵老太是个泼辣的性子,原主在她那里没少受气,就连那本小说里都写了,赵老太可没少给陈心月气受,甚至还把陈心月给气进了医院。 就是不知道这辈子,赵老太和陈心月能不能好好相处呢? 要是她不去京市,或许就能看看赵家的“大戏”呢。 孟江蓉很快就把这件事给扔到脑后了,美好的未来在向她招手,她何必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事上呢,多想想怎么开小店,怎么赚钱不是更好嘛。 赵老太带着儿子孙子来看大儿子,顺便在这里住几天,可来到儿子的家门前,敲了门开门的却是她不认识的一个男人。 “你是谁,你怎么在我家的房子里?”赵老太见是个陌生人开门,立即喊道:“你是不是小偷,我喊人了啊。” 孟老太找的租客是一家人,来开门的是这家的男主人,他也一脸莫名其妙:“什么小偷,我刚租了这个房子,你们找谁?” “我找我儿子赵大海。” 租客一听她是赵大海的母亲,露出个有点不屑的笑:“哦,原来你是赵大海的娘啊,他不住在这里了,你要想去做找他,就去问问他上班的厂子找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