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见春天 第28节 (第4/4页)
很积极,悲观的乐观主义者。” 黄莺时笑起来,点了点头。 窗外,雾霾依旧很重,重到看不清这个世界,城市宛如海市蜃楼,建立在虚妄之镜上,魏清越忽然发现采访室挂着一个钟表,而钟表是不动的,时间凝固。 “你们的钟表好像坏了。”他指了指墙上,黄莺时扭头看看,笑着说:“你是足够细心的嘉宾。” “我习惯留心细节。”魏清越开了个玩笑。 “没想到你会很健谈,有理科生的缜密,也有文科的感性。”黄莺时说。 魏清越微笑:“不健谈怎么上节目呢?干嘛请我呢?” 他整个人至始至终都处在一种游刃有余的状态里,黄莺时看着他,问道:“我接触过一些和你年纪相当的朋友,很多人会焦虑,但我在你身上感受不到,这种焦虑并不简单因为金钱物质方面的,世俗看,他们已经有了一定成就,你有自己的焦虑吗?比如说,对未来的不确定?” “焦虑这个话题已经被谈的够多,我想,我们就不必再讲这个焦虑了,再制造焦虑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魏清越对自己不想谈论的话题,又避开了。 黄莺时却继续追问:“在你的经历之中,什么都能这么豁达地消化掉吗?有没有不能跟自己和解的事情?” 问到这,魏清越才停顿了那么一会儿,他拿起杯子,静静喝水。 “爱情吧,”他忽然说,黄莺时愣了下,镜头依旧对着两个人,“不能拥有爱情,是很容易让人耿耿于怀的事,至少对我来说是。” “你确定要谈这个话题?”黄莺时眨着眼看他。 魏清越领会到她的细腻体贴,他就像说笑一般带过去:“点到为止就好。” 访谈几十分钟,魏清越说了很多,结束后,又有几句寒暄话,“辛苦”之类不绝于耳。他明显带着疲倦,一种结束后立刻就会浮现的倦怠感。 走廊里,还是黄昏颜色,他走出采访室,黄莺时正跟工作人员交代什么,她记者出身,写过专栏,做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主笔,成为知名杂志副主编,手下出过很多爆款文章,采访魏清越,今天其实有很多地方是没问到痛点的,魏清越这个人,想谈的会很认真地谈,不想谈的,要么不接话,要么带到别的话题上,唯一亮点在那句“爱情”,但黄莺时没抓住隐私这个点穷追猛打。 魏清越很爱喝清水,临走前,去了趟卫生间,出来时看见一个急忙走过的身影,他就跟了那个身影几步,这天,是2019年的9月1日,高一新生开学通常都是这个日子,但那是12年前的事。那时候,还没有微信,很少有人知道智能手机是什么,不淘宝,不点外卖,他们只能拿着钱去买东西。没有网红这个词,没有流量这个词,还没发生那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世界好像是个很古旧的世界。 这在他的计划之中,见到这个身影,接受《密码》的邀约,上节目,说的每一字,都是为她而来。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他的表情,28岁的样子,和少年时一样,魏清越想,你怎么混的,捉刀客同学,我以为会是你来问我算法和价值观,什么都没有,但我赌你会偷看我的采访视频。 魏清越没有想象中的震惊和悲伤,他只觉得很高兴,在28岁的某一天,见到一个人。 第36章 他直接找到黄莺时:“冒…… 他直接找到黄莺时:“冒昧问一句, 你们有个员工叫江渡?” 指名道姓的,黄莺时出于社交礼貌,笑问他:“魏总认识小江?” 小江, 小江, 这样的称呼真是太寻常了,一个公司里可以有小张,小王, 小李, 当然也可以有小江。但这称呼又多么神奇,江渡不再是个少女, 她和他一样, 已经长大很多年。 魏清越说我认识她,高中同学, 刚才看过去一个人影,像她,但不太确定。 高中同学?黄莺时惊讶,没听江渡说过, 很自然的,她跟魏清越说了几句江渡的情况。 公司除了访谈节目,旗下另有新媒体账号, 紧切热点,有一个团队专门负责公众号写稿, 稿件的把关,正是江渡来做。一周推三到四篇文章,周平均阅读量很大。黄莺时和同事们眼中的江渡,害羞,不爱说话, 除了必要的工作交流,能不说话就不说话,有着非常典型的社交恐惧症。 酒店停车场,司机老罗还在等他,魏清越抬起手腕看了下手表,皱皱眉,他的手表坏了?时间一动不动,他怀疑今天是否邪门,还是酒店风水不好,所有计算时间的工具都荒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