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8页 (第1/2页)
此次殿试的题目,也显示了谢睿选拔人才的决心,题目为:丁出见癸缧系于路,解左骖赎之,归不谢而入,癸请绝。 典故出自《管晏列传》,讲的是晏子解救出了有才能的越石父,但是回去以后,晏子没有跟越石父打招呼,就进了自家门。 越石父不感激晏子还要和他绝交,晏子不知何故?越石父说,你既然看到了我的才能,就不该把我当成一个下人,而应该以礼待我! 这个典故探讨如何对待人才的问题。 越是有才能的人越应该以礼相待! 这也向天下的寒门发出了一个信号,只要你有足够的才能,就有被任用的一天。 殿试第二天为批卷,第二天公布排名。 不过第二天,圣上会亲自召见前十名,是为小传胪。 这次圣上召见前十名,除了因为这十名之中有他看好的几位寒门学子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考量钱衡此人。 如今见他虽寒门出身,但是举止得体,长得也是一表人才,思维敏捷,确实配得上玉娘,谢睿才放下心来。 第二日所有的新晋进士们都穿上了统一的服装,等待着迎接他们人生的高光时间。 传胪大典十分隆重,一行人在皇宫的广场上,不仅文武百官都到场,皇室宗亲也俱在。 只是皇室站在台阶上,百官站在台阶下,新科进士们,按着排名,站在百官的后面。 谢睿穿着隆重的礼服,等他坐定之后奏乐起,百官行大礼。 排在小钱的后面,听着四周响起的乐章,姜榆只觉得心神荡漾,在这个时代,皇权的庄重不容置疑,所以传胪大典整个过程都是庄严的。 如今她是紧张而又兴奋的,她有些明白,为什么每年都有那么多人在坚持着读书,纵然他们寒门中进士之后,一辈子都可能只在低阶的官位上打转。 但是这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这是实打实的阶级跨越啊,所以才会有如此多的人趋之若鹜。 典礼还在有条不紊地举行着,大学士把黄榜递交给礼部尚书,礼部游尚书再把黄榜放在案上。 此时鸿胪寺官高声宣布:“庚申年策天下贡士,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二甲同进士出身。第一甲第一名钱衡,第一甲第一名钱衡,第一甲第一名钱衡。” 连说二遍之后,方才又道:“第一甲第二名姜榆,第一甲第二名姜榆,第一甲第二名姜榆。” 本来同一个省份出来的,很难同时两个同时在一甲的位置上,但是谢睿对他二人的印象本来就不错。 且这姜榆还是那真题解析的发起人,本来谢睿还想也给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