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9页 (第1/2页)
他哆哆嗦嗦的走到电话机那里,那串从没有拨打过的号码就在嘴边。 可拿起话筒的瞬间,靳晨晖还是无力的把它放下了。 好一会儿,他这才是打电话过去,“齐主编在吗?我是出版社的想找她说个事。” …… 第二个比赛日。 径赛场上接力赛最先开始,而作为青少年组的u16女子4×100,要率先热场子。 实际上,这个热场子就是给国家队的教练们看的。 毕竟没啥观众,何况又这么早呢,十点钟就比赛,工作日哪有那么多人来看比赛。 苗苗在个人短跑项目中先后失利,只能寄希望于接力赛。 实际上这最后的稻草一点都不稳,原因倒是再简单不过。 除了秦蓁和苗苗,剩下两棒都没报名百米个人项目。 简单点说,成绩拿不出手。 之所以会报名4×100m接力,这就是个态度。 苗苗甚至都想要弃赛了。 秦蓁还有400m的比赛要跑,那是一个极为艰难的比赛,不管是体能还是精力要求都非常之高。 如果弃权不参加比赛,或许能够让秦蓁有更多的休息时间。 小姑娘的心思藏不住,秦蓁觉得这孩子过分可爱,她就说苗苗怎么会那么没眼光喜欢严格,分明是喜欢她嘛。 “先给我热热身。” 秦蓁这话让苗苗恍惚了下,其他俩小队友连连点头,“蓁蓁你放心,我俩绝对拼尽全力去跑。” 她们虽然能力不算是特别好,但也会很用心的。 “行,尽力而为就好。” 接力赛是一个很讲究策略的所在。 团队项目一贯讲究技巧,4×100更是将团队协作精神发挥到极致。 谁跑第一棒,谁跑最后一棒都有讲究。 一般来说,最后一棒要跑得最快的来,毕竟最快嘛,爆发力相对好一些。 而第一棒又需要极快的反应速度,因为这一棒是跑的弯道,还需要运动员具有不错的跑弯道能力。 第二棒需要稳,有点像是百米赛跑中的途中跑阶段。 第三道又是弯道,需要弯道能力突出。 用苗苗的话来说,“需要四个秦蓁。” 秦蓁的反应超一流,即便是和那些成年组的相比都不遑多让。 至于弯道能力在200m中被检测了,毋庸置疑。 冲刺能力虽然说不上超一流,但是在她们这群人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好。 所以需要四个秦蓁啊。 然而秦蓁就那么一个,注定了要跑第四棒。 麻烦在其他三个位置上。 四个人的磨合不算多,毕竟就是来凑数玩的。 位置很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