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6页 (第2/2页)
到9号,一共有男子13项、女子11项赛事。 女子组的项目包括6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60米栏、跳高、跳远、铅球、3公里竞走。 其中秦蓁报名了60米和400米两个项目,这次邓平没托大,不敢让她参与太多,毕竟室内训练秦蓁还不是很熟悉。 是的,秦蓁还是第一次参加室内赛事,甚至要和一些顶级高手同台竞技。 便是沉默寡言的邓指导话都多了起来,“主要是方便了解这些顶级高手是怎么比赛的,近距离的观察比录像更有用。” “那这样说,我或许应该选择退赛,到观众席上拿着望远镜来观察?” 邓平:“……”孩子你这么皮,家里人不打你的吗? 秦蓁瞧着黑着一张脸的教练假装没看见,“我知道,我又没想着跑第一,能拿点奖金就挺好。” 日本人的羊毛,不薅白不薅。 想要拿到奖金那就意味着得跑进决赛。 室内赛的含金量虽然也还算可以,但参赛人数和世锦赛完全没得比,因此预赛又是半决赛,16进8的赛制虽然相对轻松些,然而比起那些成名已久的大牌选手。 秦蓁是货真价实的陪跑。 想要跑出点成绩实在是太难了。 邓平是真的没抱希望。 以至于当秦蓁竟然真的闯进了女子60米决赛时,他傻了眼。 当看到今年的奥运会双料冠军竟然没有晋级决赛时,邓平揉了揉眼睛。 “别看啦,她的冲刺能力强,可是60米哪有那么多冲刺时间呢?” 室内比赛为什么不是很受田径选手们欢迎,原因就在于室内和室外项目技术要求不同。 常规跑道是400米,而室内田径跑道长度是200米,其中直道65米,弯道35米。 除非常年进行室内训练,运动员的技术自然以户外为主。 即便是顶级运动员能够依靠自身实力硬拉一把,但偶尔也有失手的时候。 比如这次,乔伊娜便马失前蹄。 当然这可能与她在奥运会后社交商业活动相对较多、缺乏系统训练有关。 爆冷让美国人成为焦点,让日本的这场户内田径邀请赛都登上头版头条的新闻。 而不小心闯入决赛,身高不足156、年龄14岁270天的秦蓁也在头版新闻中占据了一个豆腐块。 她是唯一闯入决赛的黄种人。 成绩7\'\'43,在决赛选手中名列末位。 然而能够闯入决赛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14岁九个月的秦蓁一时间成为日本媒体争相报道的选手,以至于乔伊娜的爆冷都相形见绌。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