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9页 (第1/2页)
这话术可真生硬。 秦蓁也没再继续纠结,“他给我找了几本专业书,我想想看看。要不你回头去读个夜大?” 刘喜民没读过大学,甚至连高中都没上过。 去读个夜大也挺好的。 这话惹得人哭笑不得,“咱们这地方,哪有夜大?” 秦蓁恍惚了下,自己好像基本上都是待在大城市,倒是忘了这就是个小县城,教育资源还没到位。 “那好吧,等我学会了教你,都一样。”秦蓁想了想,补充了一句,“顶多没文凭嘛。” 刘喜民被她逗乐了,“那你先看书,我去做饭。” 做饭是在外面,毕竟屋子小,要是油烟味散开,都能浸到衣服里面去。 秦蓁看着从傅厂长那里拿来的书,研究了起来。 国内关于机械方面的书多是参考国外,而这种参考也带着时间差。 落后十年几乎是标准。 一流大学的实验室或许能够紧跟国外进度,但对于普通大学来说,教材都相对落后。 比如秦蓁手里头拿的这本,她当初研究航空发动机时就看过。 将近三十年啊,还在用这个当教材,真的是…… 国内高等教育也太任重道远了些。 从系统商城换了本关于集成电路的书籍,秦蓁打算研究这个。 系统:可以投射到你所看的书上哟,年卡用户只需要六万点,宿主要不要? 秦蓁:谢谢,没钱。 系统:……那你账户里的积分打算产崽生宝宝吗? 秦蓁:关你什么事? 六万点。 打劫呢? 秦蓁又不是冤大头,自己当初要死要活跑出来这点积分,容易吗? 系统:老客户了便宜点?你觉得五万点怎么样? 秦蓁:五百。 系统:人家是打骨折,你这是打回娘胎吧? 秦蓁:不乐意算了。 反正她现在也挺习惯的。 国内对于集成电路的研究起步还算早,并没有落后于世界多少。 从世界范围内来说,对集成电路研究最早出成果的应该是美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由德州仪器公司制造的集成电路板创造了历史,这也意味着集成电路时代的到来。而这小小的集成电路很快便应用于军事领域,尤其是导弹制导系统。 军队成了大买家,当时的美国空军是世界上最阔绰的集成电路消费者。 六十年代中期,国内开始了对集成电路的研究,在前十年内可以说建立了我国的电子工业基础。 然而这个美好的开局并没有持续下去,大规模引入国外的入手设备导致国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