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0页 (第1/2页)
科大少年班有这么十来个年头。 他的同学章程达当初险些就去了那里,不过没有伯乐推荐,章程达没这么门路,最终还是参加高考改变了命运。 章程达不曾做到的事,秦蓁做到了。 而且她还不到十二岁。 傅鹏霄拉着小姑娘到一旁去,“你是不是早就有这个打算?” 这个还真不是。 秦蓁这次来首都,主要目的是和设计中心这边搭上线,想办法回头拉出几个人来一起搞公司做研究。 至于少年班这事真不在她的计划中。 然而你不得不承认,有时候计划就是赶不上变化啊。 她的少年天才在那小县城里有些太显眼,但放到少年班里就没那么惹人注目了。 秦蓁是这么想的,实际上这只是她的一厢情愿。 即便在秦蓁来的年代回顾科大少年班的历史也不难发现,尽管少年班的三千多名学生成材率十分之高,但也没有哪个人在航空发动机上做出突破性的研究贡献。 有一类人被称之为天才中的天才。 为普通人所羡慕的天才,也会有产生无力感。 而被众多天才包围的秦蓁后知后觉一件事。 秦蓁:我现在也成天才了? 她还算有自知之明,能够借力打力,有先见之明,这些都是潜在的金手指。毕竟生活在二十一世纪这个营销时代,什么没见过呢? 但天才又不一样,那是从基因就体现出来的碾压。 就像是普通人重新回到高三也不见得能考上清华北大一样。 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差距有时候比人与狗之间的差别还要大。 系统:你才知道吗?在本系统的带领下,天才,算什么?梦想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好吗? 秦蓁:核平一下可以吗? 系统:……当它什么都没说过。 第173章 从芯开始13 秦蓁是少年班的插班生, 还是最小的那个。 不满十二周岁的少女在这种天才少年中显得分外的弱小。 吃住都在学校,衣食无忧。 何况还有学校的机房供使用。 秦蓁颇是开心。 少年班采用的是2 2模式,头两年都是进行基础教育,后两年则是进行学科专门教育。 这有点类似于小孩子踢足球, 孩童时代的重点在于兴趣的培养, 打下坚实的兴趣爱好基础, 等稍微大了点再进行技战术的传授。 因为比其他同学入学晚了两个月, 刚进校门的秦蓁先被测试了基础知识。 老师们看她交上来的答卷纷纷沉默, “先去玩吧。” 玩这个词并不是那么的常见。 可除了玩,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