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3页 (第2/2页)
地看了过去,“我妈跟你说了?” “我们俩都是大忙人,哪有空见面?”秦蓁清了清嗓子,“你这么一副便秘模样,还不好猜?” 有些事情见得多了,稍微动动脑子就能猜得出来,比如说吴迪想要出国这件事。 “去就去嘛,莫非你打算到美国拿到绿卡就不回来了?” “没有。绝对没有的事。”吴迪连忙否认,“我肯定是要回来的,我只是觉得在国内已经学不到东西了,我想去国外看看。” 他年纪轻轻就来到科大少年班,读研后更是将国内的研究一网打尽。 出国,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如何跟秦蓁说,吴迪一直很纠结。 却不想秦蓁早就猜了出来,她好像一点都不奇怪。 “我的根在这片土地上,我怎么可能不回来呢?” 年轻人十分的坚决,“我还记得我们的目标,要发展我们的IC产业,不再受制于人。” 他怎么会忘? 又怎么敢忘! 秦蓁仰头看着站在那里的年轻人,“那我们等你回来。” 吴迪硕博连读,出国做两年交换。 时间上略有些仓促,跟秦蓁说了这事后不到一星期已经办齐了所有手续,前往大洋彼岸的美利坚。 李国利知道这件事后特意把秦蓁喊到自己的办公室,“你有什么打算?” 对待天才总是要特事特办。 他知道秦蓁的求知欲不比吴迪小到哪里去。 更知道,在专业领域内似乎没人能教秦蓁什么。 “我打算去日本待一段时间,如果可以的话去荷兰一趟。” “荷兰?”李国利有些奇怪,学术研究自然以美国为首,毕竟二战后各国过得都不怎么样,美国是独一份的好。 这也给了做研究的肥沃土壤,很多技术都源自于北美大陆。 他没想到,秦蓁没有去美国的意思,而是想要去荷兰。 “荷兰好的大学的话,你是想去阿斯麦尔?” 这话问出口时,李国利都有些震惊,“你打算做光刻机?” 秦蓁竖着食指轻声说道:“小声点。” 她这般模样让李国利大为震撼,“秦蓁,你……” “光有软件是不够的,北边的苏联倒下了,咱们的阵营没了盟友。世界之大,却都是美国人的跟班,咱们想要发展就必须什么都得有。老师你也看到了,通讯产业发展的很快,国内买得起手机的人越来越多,芯片的用途也会越来越广泛。咱们现在是有软件技术,美国也有。可是在硬件上咱们差得远。您也说过,过去十多年,咱们国家就两条落后的晶圆生产线,还是屎里淘金硬着头皮用的。”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