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123) (第3/3页)
温度后就皱起了眉,手一摆将窗都关上了。 我并不冷。胥桓说道,却并没有反对的动作。 他手搭在怀中的暖炉上,炉中散发出柔和的暖香,淡白的烟气绕着他冰白的手指,带来恰到好处的温暖。胥桓虽然抱着暖炉,身上穿的却并不厚重。好歹是个修为不弱的修士,些许凉风并不至于使他感到寒冷,他身上的寒凉是因为身体根基多年的亏损而导致的,裘衣或暖炉并不能减轻这种寒凉。至于他怀中的暖炉,那里面燃的是涂山窕给他寻来的药。 药还够吗?涂山窕问道。 你要离开了?胥桓却反问了一句似乎毫不相干的话。 之前有玄清教,现在又多了梁国的力量,他并不缺少这些东西。那只是一句从实际上来说毫无意义但从感情上来说弥足珍惜的话。而胥桓已经从这句话中抓住了其额外暴露的些许信息。 涂山窕点了点头。 她的确要离开了,哪怕她在几日前胥桓登临梁王之位时才刚刚回来。事实上,他们之间相处的时间并不多。 她有一张和涂山窈一模一样的脸,身上流着相同的血,她助他调养身体、教导他修行、将他引入玄清教,她的存在总免不了让胥桓想起娘,却又总是不肯多留。 需要我做什么吗?胥桓问道。 涂山窕往往数月乃至逾年才来一次,每次只留下数日,然后就又要离开,也从不肯说自己离开时都去做了什么。那时的胥桓也从不会去问,但现在不同了,他已经积攒了力量,并且也不需要再去隐匿自己,所以这一次他问了出来。 寒衣节快到了,涂山窕走过来,温暖的手指理了理他的发,祭一祭阿窈吧。也让梁国的人们都祭一祭,死了这样多的人,黄泉河上要祭一祭才好渡呢。 胥桓沉默了片刻,道:我明白了。 他问这话原本是想帮上涂山窕的忙,但涂山窕却给了这样一个回答。她不需要他的帮助。要祭他娘是真,要让梁国的人们都在寒衣节祭一祭也是真,她认为现在这个时候,胥桓不应该把精力放在她的事情上,而是应该先把刚到手的梁国理顺。 寒衣节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习俗,除了要给已经逝去的亲人送祭品,还要给幽冥黄泉中的摆渡者送上祭品,好让他们在摆渡自己亲人入轮回时不要轻慢拖延。这是大殷的习俗。 那就祭吧。 窗外忽然传来吵闹声,虽然隔得很远,但对于修行者来说想要听清并不难。 那是一个年轻的女子在高声喝骂,夹杂着器物被推到摔打的声音。涂山窕望着声音传来的方向,一双好看的眉渐渐立起。 让她闹吧。胥桓也看向那个方向,面上没什么表情。 那是阿慈。她在缓过来后就性情大变,四处乱闯摔打东西,折腾个没完。她的父母都死了,唯一的哥哥也不知所踪,心中苦痛怎么能不发泄出来呢? 她这样地闹腾,反倒要比变得乖巧柔顺更让人放心。 你心中有数就行。涂山窕说道。 她悄悄地离开了曲丘城,就像她来时一样无人注意。 秋风蛮横,将枯枝败叶混着灰土卷起一人多高。这个时节,除了松柏,植物大多都败了。 一个穿着暗青衣袍的身影出现在院子里,那风忽然就一散,被卷起来的东西噼里啪啦地砸了一地,把之前还在风里摇摆的一株绿意盖成个灰突突的模样。 李泉垂眸瞧着那一株不起眼的绿意,那是一株兰草,却生得像野草一样,丝毫不起眼。快要入冬了,它却正开着花,但它的花瓣也是绿色的,只有花蕊沾了一点暗红棕黄。叶片细瘦长直,花瓣也是这样,韧得很,歪在泥土里,有一种野蛮的生命力。 这不是被好好种在院子里的,是花盆被打翻了就丢在土里没有管的。而这本来在瓷盆里精心饲养的兰草,随意摔打在外边后竟在这一片枯黄的深秋里伸展出了粗犷的绿意。 李泉在这荒芜的院子里向前走了一步,脚尖推开厚厚的积叶,衣摆拂过浓绿的兰草,那坚韧的叶子摇了几摇,就将身上落的灰土抖下去了。 这是一间才荒芜下来没多久的宅子,院中的假山与泉池还能看出移步换景的精妙与雅致,土里有散落的碎瓷片,上面花纹精致,隔着残破的窗户可以看见屋子里倒塌的家具,但已经没有任何财物了。 这不是一场搬迁,而是一场动乱,也是曲丘城里气氛如此紧绷的原因。 一枚玉扣在他指尖随意翻转着,没过多久,这座荒芜的宅院里又来了另一个人。 李泉缓缓转过前方的一处太湖石,一个面如白玉的人正站在那里。 都极。 李泉兄既然来梁都游览,怎么到了这里?他问道。 只看一座城的表面风光是很没意思的一件事,看它为什么变成现在这样才算有趣。李泉答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