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又逢春 第7节 (第3/3页)
一直在边塞,从西域到凉州,见过广阔浩大的天地与巍峨绵延的山川,唯独与家中的亲人疏远了。 虽是一母同胞,可太子显然与咸宜更亲近。他们两个,与八郎都太生疏。 偏偏八郎的性子又太过稳重,一点也没有身为幼弟的任性与放纵,尤其这两三年,到了成年的年纪,开始懂得朝堂上的“避嫌”了,轻易不与东宫结交。 好是好,只未免有些不像一家人。 “好,朕知道了,这件事,暂且先搁着吧,等替襄儿把婚事办了,再定你的,若那时你还是这个意思,便定沈家的女郎吧。” 赵义显拿着手巾,擦了擦额角的虚汗,又道:“这几日,太子不在朝中,你也刚回来,好好休整一番,等空下来了,他也该回来了。到时,你去东宫多看看他,你们是嫡亲的兄弟,不要为了避嫌,伤了兄弟的情分。” 赵义显登基为帝前,做了多年的东宫太子,因为与母亲在权力上的争夺,有长达十年的时间,都在郁郁苦闷中度过。 因此,他格外注重一家人的骨rou亲情,只盼着孩子们之间,不要出现古往今来的帝王之家,上演过无数次的手足相残、同族倾轧。 “儿明白。儿过几日,会去慈恩寺上香,待上完香回来,便往东宫拜访。” 赵恒点头,沉声应下,棱角分明的脸庞上仍旧没什么表情。 倒是赵义显,听到“慈恩寺”三个字,目光越发柔和。 慈恩寺里,供奉着他的发妻王氏的莲位。 当年,王氏生八郎时遇上难产,元气大伤,不出三个月便去了。 后来说动他将八郎送去西北的那位高僧,也曾在慈恩寺开坛讲法。 这孩子,倒是有小心,每次回来,都不忘去一趟。 “好孩子,你母亲在天之灵,定十分欢喜。莫忘了替为父也上一炷香。” 正说着话,守在外面的内侍快步进来,站在屏风后面道:“大家,薛贵妃来了,说是才让御膳房熬了参汤,亲自给您送参汤。” 赵义显“唔”一声,在榻上又调了调隐囊的位置,道:“让她进来吧。八郎,你也回去歇着吧。” “喏。”赵恒低头应下,转身退出去。 甘露殿的门被内侍推开,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女人踏过高高的门槛,走进殿中。 女人生得明艳动人,一身华服,环佩珠翠,富丽雍容,正是这几年最得赵义显宠爱的薛贵妃。 她双手提着食和,款款走近,一双描摹细致的眼睛在赵恒的身上逗留一番,随即停下脚步,唤了一声“八王”,算是行礼。 赵恒的目光毫无波澜地从她面上掠过,也不答话,只略一点头,便大步踏出殿外。 若论品级,亲王与贵妃,都是正一品,倒的确不需要行礼。 薛贵妃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没立刻往里去。 “贵妃,”屏风后传来赵义显有几分疲倦的声音,“怎还不进来?” 薛贵妃一下回神,换上笑容,提着食盒进去,到御榻边跪坐下来,一面将温热的参汤奉上,一面柔声道:“陛下待八王,比待太子都要好了。” 赵义显接过参汤,慢慢啜饮一口,笑道:“太子是太子,八郎不一样,这么久才回来一趟,朕自然更疼他一些。” 说着,他的目光望向薛贵妃,淡淡道:“倒是你,怎么关心起太子和八郎了?” 薛贵妃嗔怪地瞪他一眼,埋怨道:“自然是因为关心陛下的御体。陛下为了见八王,折腾了大半日不得歇息,妾若不闻不问,岂不是铁石心肠?” 赵义显看着她年轻美丽的脸庞,慢慢露出笑容,轻轻拍她的手:“好了,你的心意,朕知道了。” 薛贵妃观察着他的神色,识趣地没再提一句与太子和八王有关的话。 在皇帝身边待了数年,正是因这一份识趣,才让她走到了贵妃的位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