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在侧_佳人在侧 第6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佳人在侧 第65节 (第2/3页)

带着修正,投入之后李成与“老王”就吵了起来。两人各执一词,明显是将公孙昂当年的战术“修正”到自己的身上,争着去由自己突击。

    公孙佳留神到皇帝的只言片语,皇帝不停地将这些人往回拉,甚至皱眉对赵司徒道:“征发,将他们的兵给补上。”赵司徒道:“两处都要,来不及同时供应,只有一处。陛下,昔年烈侯不是这么打的。”

    公孙佳插了三次言,最终放弃了。

    皇帝则是感慨万千,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越想越伤感,皇帝去看了看公孙昂的牌位,说了一句:“九儿。”之后就不再说什么正事了。

    皇帝摸摸公孙佳的脑袋,说:“好好吃饭,好好生活。下月初三是你太婆的寿诞,记得过来。”

    钟秀娥一直陪着,见皇帝这么说,答道:“我都已经准备好了。”

    皇帝笑笑,不置可否,带着赵司徒走了。

    众人皆不解其意,公孙佳不敢刻意去猜,只是心头不由自主生出一点想法,觉得目前的情况对自己而言还不算坏,简直可以称得上好。如果她没有猜错,这次的机会不属于纪宸。

    次日,宫中降旨,将邓金明表彰了一番,给予了一定的补偿。令人诧异的是,皇帝并没有在边境指定一个昔年公孙昂那样的角色,统一调度,更没有集结大军出征。而是将边境分作数个防区,各安置了一位将领守边,这些将领里就有那天在公孙府见过的李成等人。竟是作了个守势,而非“敢犯边,抄你老窝”的攻势。

    朝野议论纷纷的时候,他从宫中又赐出许多东西来——公孙昂的冥诞到了。

    公孙佳给父亲的第一个冥诞准备得极周详,不但昔日旧部得到了招待,钟秀娥带着小半年没露面的几个姨娘,亲自接待这些旧部的家眷。场面颇大。

    整个朝廷都在讨论——陛下这是想公孙昂了吧?

    皇帝却又没有更多的表示了,他专心致志地给自己亲爱的姨妈准备寿辰去了。

    皇帝不急,太监也不急,急的就是别人。一个是钟祥,他想趁机把孙子钟源给推上前台。但是他怕皇帝表哥,暂且忍住了。

    另一个是纪炳辉,想趁机把儿子纪宸推上去。

    皇帝仿佛不知道一样,每天都往姨妈家里送东西,弄得京城的气氛变得诡异了起来。

    第55章 出京

    十里长亭, 送别之地。

    李成等人要从这里出发前往边关,他们是往边关赴任,与从京中领着大队人马奔赴边关不同。乃是领了任命, 带领一部分自己的亲兵, 到了任上交割一下印信,然后接管当地的驻军,带领他们战斗。将要去的地方都是之前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那里有他们的旧识、老部下等等, 适合到任之后就调整防务,以备边患。

    时值四月, 已经入夏,让他们赶赴边关就是为了秋防。

    李成与王金龙两个握着手话别。

    王金龙道:“万事小心!”

    李成道:“老王,过不两天你也要北上的,咱们挨着,到时候一定要互通有无!可不能像老邓一样, 被他们坑害了。”

    王金龙道:“放心!”

    李成低声问道:“你看现在这个事儿, 要怎么办好?”

    王金龙道:“神仙打架,哪有咱们插嘴的份儿,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前后脚离京的还有一群老哥们儿,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昔年在公孙昂麾下的旧同袍。他们这一批人,同生共死过, 平日里的效也比别人更密切些。这些日子以来,私下已聚了许多次, 却没人敢说自己看明白了时局。

    本来是有一些设想的,比如“烈侯走了,钟郡王是不是会收了咱们?”、“安国公虽然年纪,却是烈侯带出来的, 又是郡王的孙子,是不是更合适?”、“纪家是不是要抖起来了?咱们是不是不要继续与他们疏远?”

    迄今为止,所有这些设想,没有一条猜中的。这让他们很泄气,没有勇气去相信自己还能猜中。

    他们也私下讨论过公孙佳,这位县主如果是个小郎君就好了,他们一定二话不说,痛哭流涕地等着他长大,然后果断投入麾下。因为她脑子看起来是比较够用的,不管她是怎么干的,反正大家都得到了一个面圣的机会。

    但是她是个女孩子,还是个体弱多病的女孩子,她还能干什么?

    李、王二人都挠头了,他们不知道应该将“老上司的独生女”放到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定位不明,自然也就无法确定明确的应对。

    唯有走一步看一步而已。

    李成举起酒杯与王金龙碰了一下,道:“还好,没有太过糟糕。县主看在烈侯的面子上,不至于看着我们去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