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佳人在侧 第78节 (第1/3页)
章晴是他一母同胞的jiejie,这门婚事,章明是肯定会发言的。就是不知道钟英娥夫妇要怎么跟儿子去解释了。 公孙佳道:“表姐大婚,礼物一定要丰厚。” 钟秀娥道:“还没定下来呢,你阿姨的意思,什么时候能凑个游园会或是诗会或是什么的,让你表姐再看一看。 “总要自己喜欢的,这日子才能过得下去。不然为了一个看不上的男人冒险生孩子,太亏了!” 公孙佳明白了,钟英娥这么大方,是因为生孩子生怕了。头胎生了个女儿,难得要命,但是还不行,还是没儿子,又生。算她运气好,第二胎生下了章明。可谁知道章明这家伙不按套路来,本来二胎应该比头胎容易的,他比他姐还难为人。钟英娥差点把自己的命扔在产床上,坐完月子她就开始给丈夫选妾,她自己是打死也不肯再生了。 她有钱有势,娘家婆家都厉害,还能调得动权柄,人还年轻,为了生孩子把自己弄死了,这大好的人生就享受不了了! 这是肯定不行的! 换了公孙佳,她也是不肯干的。 钟秀娥说漏了嘴,还怕女儿听了之后有不好的想法,不想公孙佳面不改色,她便以为女儿没有听明白,也就不再提了。 晚饭摆了上来,钟秀娥便说起皇帝做寿的事:“寿礼都备好了,今年也还是与往年一样。可惜了……” “什么可惜?” 钟秀娥放下筷子,说:“你太婆做寿的时候,你说的那套话就很好,可惜已经用过啦。总不好对陛下说,别的都是陛下给的,只有回备寿礼的钱是你自己弄的。你还有别的词儿好用吗?” 公孙佳眨眨眼:“呃……没、没想过。” 钟秀娥捧起了碗:“算了,反正每年这个时候绞尽脑汁想词儿的人多得是,可也没什么用。他一向不是个只会听好话的人,他是会看你干了什么的。你还不用给他做些什么。” “嗯。” “阿姜不在,谁在你身边伺候?” “她走前都安排好了,阿青和小夏。” “小夏?阿姜带的那个小丫头?才十二?有点小了。配上阿青倒还好。今天忙了一天,早点休息。” 公孙佳乖巧地说:“好。” ~~~~~~~~~~~~~~~~~ 虽然守夜的换了人,公孙佳这一夜睡得也还好,早上醒得比以往都早些。 吃完早饭,跟着阿姜去看李阿婆的小厮回来禀报:“李阿婆没了,阿姜jiejie需得在那里多住几天,将丧事忙完。” 公孙佳就命人再给阿姜送了一袋钱:“给阿姜拿去,告诉她,不要节省。” “是。” 又过了三天,阿姜就回来了。她从后门进门,先去佛堂去拜了拜,再回房换了身衣服,然后才到公孙佳面前汇报。 “已经埋了,头七的时候我再去一趟就得。墓地也选好了,与我阿娘她们在一处。选了一副好棺木,请了个先生写的悼文,碑也刻了。钱没有用完,花了十贯不到,剩下的已交回账上了。” 公孙佳对这些人办一场葬事要花多少钱也没个概念,问道:“十贯算多算少?” “算不错的了,”阿姜给公孙佳讲了一点外面的物价知识,“棺木差不多两寸厚了,是她生前自己攒下的。还有寿衣,也是她自己亲手做的,寿衣的料子是咱们夫人前些年给的,这一项她省了几贯钱。石碑、石头墓志,发送的队伍也有,超度的道场也有。” 公孙佳想了一下说:“有些简陋。” “算不错的了,”阿姜又重复了一句,“搁外头多少老人死的时候棺材板都是木头片拼的,漏缝透光的,也没什么正经的老衣,能穿件平日里没有补丁的衣裳下葬就不错了。孝子办场体面的白事,能把家底都掏干了。一家子老小都要吃喝,都孝敬死人了,活人怎么办呢?” 公孙佳道:“怪不得史书中记载的孝行,要为人帮佣数年、十数年,才能将父母好好安葬。” 阿姜翻了个白眼:“穷讲究!” “白事上,都有谁去了?” 阿姜道:“人还不少,咱们出了钱,他们也就不在意出点力。张翁翁在,还有李阿婆生前处得好的几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