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佳人在侧 第133节 (第3/3页)
苦。你就是在家里过得太顺了,搁乡下,你这年纪都该出门子了。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你jiejie都快生下来了。你往田间地头看看,寡妇再嫁算个什么事儿?能守得住的才是稀罕事儿。守住了也过得不好。京城里也是。” “我不是说这个!” “我都理会的。你娘是个会吃亏的人吗?你阿姨走了的时候,家里的人是多么的难过,我一定不会让我的家人为我难过。嗯?” 公孙佳道:“您,先cao持哥哥的婚事吧,那件事儿,不急。我自有安排。” “你要拖?” “不,是必须得一步一步来,兴许,到最后咱们就能体面了呢?” 钟秀娥道:“行。那外头的人,你怎么应付呢?单先生什么,可不好相与。” 公孙佳道:“所以啊,您别露出来,什么收拾东西之类的。他能看出来的。您就只管打点哥哥的婚事,行不行?” 钟秀娥道:“好。” 此后,钟秀娥开始参与丁晞的婚事,在儿媳妇的人选上她还是有发言权的。不强求必要娶个贵女,丁家二老也就后退一步,只要是个好生养的健康姑娘就行,随便钟秀娥给定。钟秀娥一边给儿子准备婚礼,一边收拾自己的东西,人们都以为她这是在为娶儿媳妇做准备。哪家正经婆婆不得给儿媳妇点东西呢?何况是她这种情况。 京城里流传着钟秀娥没有打过前任公婆、儿子娶媳妇没能如她所愿的八卦的时候,荣校尉却总难打听得到太确切的情报。混进纪府不算太难,因为早有布局,但是想探得核心的情报却比较难。 倒是单良那里又有了进展:钟王府的那个管事,出动得愈发频繁了,在试着与老熟人接触。果如公孙佳所料,还是要打探钟府的消息。因事前得到了公孙佳这里的通知,钟府这回守得像铁桶一般,此人一时未能得到有用的消息。 公孙佳与单良合计,不如放长线钓大鱼,看看他能勾出什么埋在钟府的线,也好一次将祸害剔除。 他两个不动声色,那一头靖安长公主等人与赵司徒等人接触得愈发频繁。公孙佳只管做壁上观,偶尔与江仙仙一道吃个茶,与容逸、李岳、章晴聚一起聊个天儿。赵朗似乎有点避嫌的意思,不太好意思见这个“未来可能的meimei”。 日子缓缓地流过,快要过年的时候,钟府却又突然传出来钟祥病情恶化的消息。 公孙佳与钟秀娥匆匆赶到了钟府,靖安长公主正坐在钟祥的床边嗑瓜子儿,钟祥也一脸的安详,倚着床头板壁,一点也不像要死的样子。 钟秀娥道:“阿爹,您这是干嘛呀?六郎那个小兔崽子,又蒙我!” 靖安长公主道:“不是蒙你,没个由头,定那么多的儿女亲事,不像话。” 虽说都到了婚配的年纪,但是几个月内密集地将有数岁年龄差的兄弟姐妹统统订了亲,这玩儿一看就反常。所以,靖安长公主干脆就放出风声,说钟祥快要不行了。无论哪里的习惯,都有在老人闭眼前把差不多年龄的晚辈的婚事给定下来的cao作。 有的是为了冲喜,有的则是为了让老人上路之前看到全家成员、不再挂念未成家的晚辈,又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再加上钟秀娥为丁晞娶妻的事,看起来就是整个钟家第三代集中婚配,反正都合上了。按照赵司徒的要求,钟氏又将朱勋家也捆了一个人进来,湖阳公主保媒,将江仙仙的族妹嫁入了朱家。钟佑霖乃是预定的娶容瑜,此事钟佑霖一跳三尺高:“我可以么?!!!” 娶了偶像的meimei!一定要好好地供起来呀! 再有李氏、赵氏、容氏又各有男女与钟氏交叉为婚,钟源做主,又将已故的老将张飞虎家的长孙女做媒说给了李氏的旁支,很短的时间内,一张婚姻的网,织成了。 而新年,也到了。 各家人相携入宫赴宴时,相互之间就多了几分亲昵。 第122章 缘由 这是钟祥没有出席新年宫宴的第二年头了。 钟家的子孙排了个轮值的次序, 凡有他们必须要出席的场合,都要留人守家。靖安长公主带着娘子军们丝毫没受影响,依然是准时到了宫里。公孙佳到得比她还要早一点, 因为公孙佳依然保持住了“先进去”的特权。 只是如今再也没有一个说着贺州土话的老太妃与公孙佳同行了。 公孙佳一路很沉默,接她的还是皇帝、皇后双方都派的人,也同样是将她引到了靠前的位次上。公孙佳扶着她的手杖,轻声道了谢:“有劳。”宫女阿顺笑道:“不值县主挂心,是奴婢们应该做的。” 公孙佳道:“那也是辛苦的。”阿顺算是皇后的心腹, 按品级直接蹿到五品去了,也就是跟这些皇亲国戚面前客气些罢了。皇后派人来照顾公孙佳也是有原因的,她娘家有一位侄孙女终也是在这一轮的联姻中嫁入了钟家。 反正, 大家都是亲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