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佳人在侧 第134节 (第4/4页)
提出了条件——他要选一批童子营里年纪差不多的人跟随北上。 公孙佳道:“这合适吗?” 荣校尉道:“当然!已安排他们领些小差使练过手了, 您已经养了他们整四年了, 养他们就是要效力的。” 公孙佳道:“好,你安排。” 荣校尉张口就是:“我要元铮。” “他?”公孙佳是把元铮列为重点培养对象的, 怎么也得把兵法教全了、战例粗过一遍才好交给放心的人带着上战场去。这带过去搞情报是几个意思? 荣校尉道:“他过年就十三了,不小了。无论将来干什么, 这一趟磨炼是少不了的。” 想到将来元铮从军也是北上的面儿大,确实需要提前适应一下状况, 公孙佳道:“好。” 荣校尉道:“赵司徒那里还没有听到风声, 赵司徒面上也不大显。闻说纪家有心与赵家联姻,赵司徒并未拒绝,这……” “什么人?” 荣校尉道:“纪宸的女儿, 纪宸有两女, 年纪相仿、名字相仿,未曾确认。” 巧了,这俩她都认识,公孙佳私心以为, 纪家这两姐妹确是配得上赵家的。只是不知道赵司徒会不会同意。公孙佳道:“知道了。” 荣校尉欲言又止,公孙佳道:“不是什么大事,她们两个改变不了什么。” 荣校尉最后才提出来:“我想亲自带队。”形势比人强,荣校尉不想在这一次上失手,这次还带有养了四年的童营出挑者,他也不放心交给别人。 公孙佳问道:“你离京之后,谁能暂代你的活计?你要至少给我两个人。” 荣校尉给了公孙佳三个人,第一就是小林,余下两个也是荣校尉很信任的徒弟,一姓张、一姓姚,都是荣校尉喜欢的那种人。公孙佳也知道他们,其中小林尤其熟悉。公孙佳道:“你去准备,要用什么只管从库里支取。” 荣校尉匆匆离去,单良又捏了张字条来寻公孙佳。公孙佳看他来得郑重,请他坐下,说:“先生有大事么?” 单良起身将字条递给公孙佳递了过去:“那个狗奴才,搬出纪府了!这是地址!” 公孙佳扫了一眼地址,问道:“确是搬了?不是安置妻房?” “确是搬了,”单良捞起茶盏灌了半盏茶,“我盯了他两个月了,并不是自己躲在纪府,抽空出来会妻儿。不过每日还会去纪府应个卯,王府被长公主调理过一回,他挖不着什么消息,纪府越来越不待见他,他也急了。要不要捉了来交给长公主?” 公孙佳道:“不用,继续盯死他,连同他的家眷。” “是。”单良答应了,又犯起愁来,“陛下那里还没有准信么?别是赵司徒从中作梗吧?” 公孙府拒绝了联姻,皇帝要让公孙佳袭爵,赵司徒可就未必会支持了。单良也有些踌躇,差点脱口而出:要不咱们先假装同意骗一骗他,爵位到手再翻脸,他也没办法。结果是自己将这话给咽了——赵司徒又不傻,怎么会被这点小伎俩骗到? 事关利益,此事无解,单良捧着头,唉声叹气地恨不能现在就想出个好办法来。公孙佳老神在在,单等着过年。她是猜不透皇帝究竟是个什么打算,太子却已经向常安公主透露过愿意支持的消息了,太子有这个意向,公孙佳就更等得起了。越是这个时候,就越不能乱,她觉得好事将近了。 公孙佳道:“你说,我现在有什么能够打动至尊父子的?” 单良道:“烈侯的余泽、您的天份、您的忠心、您与王府的关系。” 公孙佳道:“都不对,是我的立场。能上牌桌的,谁手里没个筹码?最后还不是有赢有输?站对边,很重要。只要站对了边,再造作也没关系。今天是广安王出宫的日子吧?” 阿姜上前答道:“是。” 这条线也是阿姜负责的,因为对接的是吴孺人的侍女。 吴孺人承接了管理章昺在宫外别府的事,算得上是半个女主人。十分难得的是,吕氏也没有闹起来。而章昺这些日子以来,也没有再大张旗鼓地摆要不靠外公独立的样子,只是在心里暗暗地记仇。他也没有放弃出宫交际,盖因燕王的儿子章晃已经长大,且交游广阔,东宫也需要有自己的子嗣与外界有所接触。 章昺便时不时携吴孺人出宫,有时候他自己忙,吴孺人也有了一定出宫去别府的自由。章昺其中一个拉拢的对象就是公孙佳,无他,章晃看起来就很有凑近公孙佳的意思,那章昺一定不能抢输了这个堂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