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佳人在侧 第181节 (第2/3页)
起初作用并不大,空着不填也没啥。 待到功臣逐渐凋零的现在,兵部渐渐显出比较重要了。起先,公孙佳她三舅还在兵部呆过,现在全家丁忧,不提也罢。 皇帝下诏之前早有所权衡,公孙佳的长处就不是亲自上阵,虽然上阵硬扛也行,但不是这么个用法的。她的长处还在于统筹,在平日、在后勤、总之,在一切亲自砍人之外的事情上。则让她到兵部去历练历练就非常合适了。 再者,她到兵部,可以弥补一下皇帝因年高精力不济对将校武官的安排。由少卿而侍郎,看似平调,对公孙佳而言还是栽培。且兵部再不如何,只要“掌铨选”,它权力就是有的。 皇帝又故技重施,盯着赵司徒等人画了押,这事就定下来了。 皇帝道:“好了,都散了吧,药王呐,跟我走吧,去中宫,你外婆怕是已经在那里了。” 公孙佳哼唧了一声。 皇帝道:“你哼什么?” “想起来普贤奴说的笑话了。” “哦?” “他一个同学,在学里人模人样的,跟同学正在外头吃酒,叫他阿婆路过看到了,见他脸上通红,心肝宝贝儿叫了一通,还叫人拿了乳酪蜜水来喂他。从此此君绝迹江湖,再也不肯与人鬼混了。” 皇帝大笑了起来:“咱们去吃茶,行了吧?普贤奴是你那个外甥?” “是啊,有点憨。” “憨点好。” 皇帝摆着手命众人退下,自己与公孙佳慢慢去皇后那里。太子、燕王对望了一眼,又别开眼去,双双跟了上去。 ~~~~~~~~~~~~ 追上皇帝非常的容易。 皇帝与公孙佳走得都很慢,两人仿佛是两个同龄人,步子的缓慢程度都差不多,一人一根手杖。说的话题也相当的同龄,他们在讲养生。皇帝说自己睡眠不太好,公孙佳说自己时不时病一场,也睡不大稳。互相交流了一下滋补的配方,最后说到了神佛身上——都对寿命有所担忧。 听得太子和燕王面面相觑——这是个什么聊天法? 唯一新鲜的是皇帝问公孙佳:“元铮也跟着回来了?” “是,我把薛凭留下了,元铮还是跟着我再看一看、练一练的好,他是个好苗子,放出去自己长未必长不好,没人管容易走弯路,浪费了。” 这便是抱个大腿的好处了,大腿们之间会有交流,随时就能给你推上去。混朝廷的,绝大多数混得好的,都要有这样的门路,没有门路的,即使自己强悍,也要多费不少力气。 太子与燕王都记住了元铮这个名字。 皇帝又问:“你身边带着那些个丫头,还行?” “都很好。” “是吗?” “陛下,我也不过是个丫头。” “哦,”皇帝慢吞吞地说,“阿姜年纪不小了吧?” “嗯,我也说来着,不过她有她自己的想法,我打算让她自己拿主意。” “也好……” 说话间到了中宫,又是扎进了女人堆里。这回大家不哭了,抱在一起笑,叽叽喳喳,没说半句正经话。皇帝脑仁嗡嗡的,说:“好了,带回去你们慢慢聊!”饭也没留她们吃就将人赶走了。 赶完了靖安长公主等人,皇帝又瞪着两个儿子:“你们还在这里做甚?”两人白白跟了一趟,难兄难弟一齐灰溜溜地走了,期间,二人没有交谈一句。 皇后看在眼里,也没有提醒皇帝,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哪是她能提醒的呢?她还有自己的亲儿子要管,可不想亲儿子因为自己多管闲事被连累了。心里想的却是:药王从宗正寺调到兵部,这算是好事吧?不知她可有主意,为我儿筹划一二? 有这心思的不止是她,太子与燕王都觉得需要派人再与公孙佳接触一下。皇帝对她的偏爱是非常明显的,一个她一个霍云蔚,都透着股“教导”的味道。皇帝已经足有十多年没有“教导”什么臣子了。 另一边,公孙佳也知道,自己这次回来之后会有更多的目光投注到她的身上,她也不怯场。先滚进靖安长公主怀里撒娇:“这次回来,你们没有上次宝贝我了。” 被靖安长公主揉脸之后又说带了好些东西来,要分给大家。靖安长公主道:“那都不急,你好好儿的回来了就好。人在兵部,这很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