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佳人在侧 第217节 (第1/3页)
带着这样的心情,她见章熙的时候就格外的严肃。章熙收了厚厚一叠的卷宗与奏本,说:“放你一天假,顺便探望一下司徒。” “是。臣方才听说司徒又告病了,也是很担心,后悔请这几天假,不然,也能早发现几天。” 章熙道:“你对他倒还亲近。” 公孙佳道:“能指点我的长辈不剩几个啦,要珍惜的。花白胡子的一大堆,让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的,快没啦。” 章熙也心生感慨,道:“是啊,要珍惜。我已经没有这样的长辈了。” 两人正在对面感慨,郑须以与年纪不相衬的速度跑了过来:“陛下!司徒府上的急报!司徒快不行了!” 公孙佳与章熙同时站了起来:“什么?” 君臣二人面面相觑,同时醒过神来,章熙道:“快!摆驾!”公孙佳道:“臣请随行!不准我就自己跑过去了啊!” 章熙往她脑门上敲了一记:“废话这么多?!快走!” 两人心里有同样的想法:赵司徒不能死! 于公,这才刚开始清算纪炳辉呢,己方最稳最老辣最知道怎么卡掉纪炳辉的人要死? 于私,赵司徒算公孙佳半个祖父,对她也颇尽心,几十年前给章熙也当过一阵老师,尽忠职守。 章熙轻车简从,与公孙佳直奔司徒府! ~~~~~~~~~~~~~~ 与上次告病不同,这一次赵司翰等人都一头汗地赶了回来。公孙佳与章熙两个人,一人扶着一个小宦官,像被宦官挟进门的一样! 章熙劈头问赵朗:“司徒的病情怎么会突然恶化?” 赵朗道:“御医说,上了年纪就不能跌跤……” 公孙佳心里咯噔一声,失声道:“跌跤?”她想起了政事堂里那一幕,心里更恨纪炳辉了。 章熙道:“前面引路。” 赵朗领路,章熙进了赵司徒的卧房,目光扫了一圈,郑须就会意,对赵司翰、公孙佳说:“陛下有话要与司徒讲。”两人识趣,带头离开,清场。郑须跟着出去,带上了门,亲自守在门外。 公孙佳有点吃不准,不知道两人会谈些什么,更不知道接下来他们会计划如何对付纪炳辉。就后悔,为了考那个试、选那个人,耽误太久了,以致不能早早与司徒沟通。她可不想两人劲没往一处使,自家□□头打架。 室内,章熙问赵司徒的却不是纪炳辉,而是:“司徒若是不幸,何人可以接替司徒?” 赵司徒躺在床上,气息微弱:“纪炳辉。” “司徒糊涂了吗?” 赵司徒道:“就是他!陛下扪心自问,如果他不是纪炳辉,能不能接着参与朝政?没人比他的资历、威望、身份更合适啦!只是有一条,什么事都要听他的,他就能都给安排好…… 如果不用他,政事堂就要多添两个人啦。朱勋属武不属文。霍云蔚年富力强,然而终究是与京派有隔阂。公孙佳倒是不错,也能兼顾贺州派与京派,可太年轻!钟源,陛下爱他,也年轻,功绩也不大够。皇子们对庶务也不精通。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够马上统领政事堂。 尚书、九卿等,资历有了,也熟悉事务,人望上总差了那么一点。年轻一代如容逸等,更须磨炼。” 章熙道:“我何尝不知?司徒安心养病,你的家人,我会照顾的。” 赵司徒“呵呵”两声:“陛下但因材施用,不要揠苗助长呀。不是栋梁材强将他安到庙堂上,房子要塌,人也要被压垮” “好。” 第210章 补刀 章熙与赵司徒在房内说了什么, 竟无人知晓。公孙佳等人都在外面候着,各人心中都有揣测,却又不敢保证自己猜的是对的。 公孙佳与赵司翰等人猜得更接近事实一些,因为按照惯例, 这种时候国君驾到, 一般都是老臣快要死了。重臣将亡,否则帝王会问的话题也就那么几个。 问后事, 主要是问继任者, 以及朝廷大事。问前事, 主要是问皇帝对之前发生的事的一些疑惑,希望人之将死不要把秘密带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