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佳人在侧 第269节 (第4/4页)
住他的脸颊用力捏了捏:“呆子!不管你了!饿了,回去吧。” 听说要吃饭了,余盛又乐了起来:“好!太婆的饭,好吃!” 公孙佳很奇怪问道:“你在县里没吃饱?我给你厨子了吧?”要说在县里过得紧巴了些,他在京城的时候也是自己养了好些年的,犯得着听到吃的就开心的吗? 余盛道:“给了呀,老胡做的饭也不错,不过不是家的味道。” 赵锦幽幽地叹了口气:“这话说得透彻呀。”余盛又笑了。 公孙佳道:“别夸他,一夸他就要现原形了。天气有点热了,咱们回去吧。育婴堂的事儿,文华先上上心?”现在让赵锦就接手政务她也可能干不太顺,不过管个育婴堂倒是很好的切入点。 地皮、人手、分拨钱粮、怎么协调各种关系,也都是庶务的一部分,把育婴堂导上正轨了,赵锦多少也能适应一些外朝与内廷的不同了。赵锦却很珍重地接过了这个任务:“遵令。”苏谦与苏逊都为母亲高兴,他们也认为这个活计确实更适合年长女性来做,也是件善事,会被非议的可能性小,做好了也是功德一件。 余盛依旧还在状况外,赵锦是相府的属官,公孙佳让她办一件事,这不挺正常的么?他在一边又转起了旁的心思——小姨妈想到普遍考试选材的哎! 说到这个考试,余盛就有得说道了,虽然课本上写了古代科举的种种弊端,不过在“古代”生活得久了,他也知道了,对现在这个情况来说这种考试它就是进步的。 好,明白了,既然是进步的我就要帮个忙!虽然“历史上”小姨妈肯定会推进这项制度,但是余盛就是忍不住想在这个事上推一把。 现在县、府各级都有学校不假,不过这个学校跟做官没有特别直接的联系。你能上学,只能说明你家里条件还不错,基本上吧,是按照你家族的条件决定学校的质量的。 一流勋贵、门阀子弟可以入国子学,府里的豪强,子弟进府学,县里的大户,学弟进县学。哪怕是说的“家境贫寒”之士,至少这家里得有办法供一个人脱产读书,还付得起笔墨纸砚和学费以及比较体面一点的行头。 余盛希望的是,能够让小姨妈早点给一些有天赋、肯学习的穷人家的孩子一点补贴。他个学渣,也不记得补贴这个制度是什么时候有的了,不过能早一点就早一点嘛,也许一个人的命运就能改变了呢! 余盛在心底握拳,小碎步跑上前想扶着小姨妈上车,不想半空中伸出一只手来。余盛抬头一看,顿时怂了,怂怂地笑了:“小姨父,你好呀。” 元铮居然绷住了没想打他,说:“嗯,我很好。” 余盛乖乖地跟在他们后面,小心翼翼地爬上了车,在车里找了个角落缩了进去。公孙佳被气笑了:“你那是什么样子?坐正了,等会儿你娘来了,看到你这样儿还以为我把你怎么着了呢。” “我娘?”余盛眼睛瞪大了。 公孙佳道:“对啊,你不想见她吗?” “想!想的!嘿嘿!阿姨对我真好!” “我是想她过来避避暑!” “嗯嗯!”余盛一脸的“我都知道”的样子,让公孙佳没忍住又掐了他一把。掐完了还说:“你这几天也没长几两rou呀,再吃好一点。不然你娘又该心疼了。” “哎!” 一路闲话家常,公孙佳也没问余盛育婴堂要怎么建,余盛直到吃完了饭才想起来,他还有学校考试的事还没讲呢! ~~~~~~~~~~~~ 余盛吃完饭就蹭前擦后地,跟着公孙佳到了书房。每天的这个时候,会有从京城来的公文、信件、情报,来的也不总是好消息。公孙佳先不拆信,而是问余盛:“你有事?”她暂时还没想让余盛接触到中枢的事务,教导这事得一步一步的来,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把大外甥重新变傻。 余盛蹭了过来:“阿姨,那个学校考试!” 公孙佳道:“你知道那些未必合用。想想你这几年做亲民官,有多少事儿与你之前知道的道理是不同的?我也不敢说我知道的就全对,你呀……” 余盛道:“大道理都是相通的嘛!” “你说你见过的,凡是人都能上学,傻子、残疾都有专门的学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