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4页 (第2/2页)
子的事。 范咏稼眼都亮了,双手抓着他这侧的胳膊,高兴道谢:“王爷,你真是太好了!” 她笑着笑着,又忍不住眼里含泪,脸靠在他肩膀上,蹭了蹭,哽咽道:“穷人家,要识字,太难了。普通人家,要上个好学,也难。庆山书院虽每年收几十两,但我仔细算过,书院还是亏钱的。京里价贵,哪样不要钱?租院子,请先生,请杂役厨工,笔墨砚也供学生使,纸虽是院长自个造的,总不是凭空变出来的,不也要花钱。再有一个大项,要说伙食,我敢说,全京城,没有哪家书院有这么实在。rou就是rou,大块的,做得特别香,大伙儿一大碗一大碗地吃。院长说‘吃好了才结实,不然考试熬不过’,我们书院,除了三两个嘴特别叼的,其他个个壮实不生病,你说,是不是很有道理?” 楚王都被逗笑了,这院长还真是妙人。别家书院,院长山长,梗着脖子吆喝学生要狠读书。而这庆山书院,他是着人调查过的。 院长是个江南落魄世家的嫡次子,年少读书被打压,分家又被兄长一穷二白打发了出来。大约是心里憋着一口气,他做几年穷先生后,入赘了一富商家,得了娘子支持,来京城开了这破书院。 书院才开四五年,门下出了十一个秀才,还有两个举子,已算教学有方了! 范咏稼继续道:“学里每三日一堂修心课,不教经史子集,只谈为人处世。忠孝善义,不空洞喊号背令,先生们会举些民间杂事或刑狱旧案,掰碎来讲。那些道理,我们就记在心里,刻在了骨里。我在书院三年多,同窗之间,打架吵架都不曾有过,便有那瞧不顺眼的,也不过暗里讥讽两句,不敢明里挑事。” 楚王点头,想到那青山书院,年年有事故。因总有权贵插手,学院为之遮掩,这才不为外人所知,只当这是比肩国子监的民间甲等学府。 梦桃没正经进过书院也忍不住赞道:“这儿可真不错,我们长青山也教那些道理。就是师父他们这一辈人虎着脸讲山规,让我们背下来:头一条就是忠和义。” 说到这,她不由得想起在山上常被师父表扬的佟林。那时候,她真以为每天号子喊得响亮的他,将来必是个跟随主子出生入死,能挣得荣耀的人物。所以,瑶瑶说他是利用她单纯才施舍半分好时,她压根就不信,只觉着他是怜爱她,才乐意带上她一块做任务。 下山他们分到了一处,她不知道多高兴。可来了这,他反倒越来越冷淡,劝了几次让她进内院侍候,可惜,她只想着外出巡街,并没听他的跑去大人们跟前示好。两人之间,就越发生疏了。 那些从前想不明白的,如今都能理清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