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1页 (第2/2页)
昭王殿下。” 赵浔忙扶住她:“姨母不必多礼。” 张婆婆心道,这怎的几日过去,这称呼又成了姨母。 想到此处,她不由得看了明鸢一眼,莫非… 张婆婆愕然张了张口,觉得自己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 这厢,赵浔已经放下手中的包裹:“上次登门有些仓促,此番本王备了些薄礼。” 张婆婆瞠目结舌地瞧着包裹里的东西,茶酒绸缎,干果海味,再添几样东西,当聘礼都可以了。 她忙把明鸢拉到一旁:“姑娘,这些老身可收不得啊。” 明鸢沉吟片刻:“罢了,婆婆且收下吧,等退婚之日,由谢府还回去便是了。” 张婆婆推脱半晌,最终叹了口气:“我瞧着这位昭王殿下倒是个有心的。” “您先前也说了,这厮看起来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明鸢顿了顿,惋惜道,“我怕他经受不住可怜可叹的打击。” 张婆婆疑惑道:“可怜可叹?” 明鸢笑了笑,岔开话题。 回到院中时,只有楚三在把带来的东西往里搬。 明鸢道:“昭王殿下呢?” 楚三往小厨房指了指:“殿下说今日是我们叨扰了,不好劳动姨母,想着亲自露上两手。” 张婆婆诚惶诚恐地拉了把明鸢的袖子。 明鸢思忖片刻,安抚道:“既如此,姨母且在院中歇歇吧,我进去看看。” 赵浔眼下的厨艺属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若是他心血来潮,进行了什么创新性的尝试可就不妙了。 她转身进了小厨房。 张婆婆瞧着她的背影,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正当此时,一旁的楚三道:“姨母,您瞧这包干贝要放去哪里?” 张婆婆按了按额角,今日怎么一个两个都叫她姨母。 明鸢走进小厨房时,赵浔正在浸鱼脍,她搭了把手,想了想,开口道:“殿下似乎对谢府由些偏见,其实谢少傅为人还算不错,于百姓间素有贤名,只是处事耿直了些。” “素有贤名?”赵浔手起刀落,一块鱼脍应声而落。 明鸢顿了顿:“那殿下觉得谢少傅是个怎样的人?” 很多年后,赵浔想起这段对话,仍觉悔不当初。苍天曾给他开了一扇窗,而他,亲手将这扇窗关得严严实实,甚至还上了个锁。 第40章 你是个好人 这了断了断,怎么还成了黏…… 然而, 此时的赵浔并不知几日后将会发生些什么。他将刀撂在一旁,将切好的鱼脍一片片摆入盘中,不紧不慢道:“谢少傅此人, 古板且不知变通,说的好听些,是清正耿介, 直白些讲,就是一根筋。单是古板也便罢了,此人还颇有些自负,当下民生凋敝, 理当变革,他却始终因循守旧,不肯动高皇帝的旧制。”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