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亲妈养崽记_七零亲妈养崽记 第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七零亲妈养崽记 第26节 (第2/2页)

还想等下次培训班招生的时候,去报名考试,就怕楚韵给小鞋穿。

    楚韵淡淡一笑:“你们家老爷子骂我家孩子,可是一口一个小流氓。”

    谢红星mama红着脸:“真是对不住了。”

    楚韵:“看在你家孩子小,我劝你们一句,孩子都是有样学样,你们家孩子变成这副德行,你们应该找找自家原因。”

    这个自家原因明摆着的,就是谢家那个老头儿为老不尊。

    这事儿过了之后,过了好几天,楚韵有次去学校接孩子,听曾洪玲说,谢红星的爷爷被送回老家养老了。

    曾洪玲冷笑一声:“嘴那么臭,看到了乡下,看看人家会不会惯着他。”

    经过这件事,一群小孩儿更加团结,感情也更好,也特别喜欢到楚韵家里来玩。

    小孩儿天然都是害怕老师的,钱小虎这个腼腆的孩子,以前叫王林两兄弟出去玩,都是站在门口喊人,绝不会进他们家的门。现在不一样了,钱小虎放学之后,巴巴地跑到楚韵家来玩。

    以前钱小虎不得不喊楚韵的时候,喊她一句楚老师,声音细若蚊嘤,现在喊一声楚老师,楚韵隔的老远都能听见。

    钱小虎喜欢问楚韵问题,有学习中的问题,也有其他稀奇古怪的问题,堪称小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有些事情楚韵知道,就回答他。她不知道,就说不知道。

    钱小虎一点也不介意楚韵说不知道,因为这个反而更喜欢问她问题。

    钱小虎缠着楚韵问问题的时候多了,王大娃和王二娃有一次吃醋,两兄弟一左一右地抱着楚韵:“你走开,这是我mama。”

    钱小虎疑惑:“楚老师本来就是你们mama呀。”

    王大娃:“……”

    王二娃:“……”

    楚韵笑出声:“你们两个让开,看看人家小虎多爱学习,你们也跟着学学。”

    好家伙,两兄弟气势汹汹地瞪着钱小虎,这个别人家的孩子。

    钱小虎一脸无辜,瞪我干什么?我们不是好朋友了吗?

    日子如流水般划过,春天来了,身上的厚衣裳都换下来了,两个孩子去年秋天的衣裳已经穿不上了。

    楚韵把家里的存的蓝布拿出来,给兄弟俩裁了一身,家里有缝纫机,半天功夫就做完了。

    两兄弟穿上新衣裳出去浪,惹来一众羡慕的目光。

    张大志看看自己身上好几个补丁,一跺脚往家跑,张家又是鸡飞狗跳,又哭又闹,隔了两天,张大志穿上新衣裳,去找王家两兄弟炫耀。

    王大娃和王二娃面面相觑,这个可不是他们主动炫耀的,是mama主动给他们做的新衣裳,难道他们还能不穿?

    不管怎么样吧,李春丽又恨上了楚韵。就你家穿得上新衣裳!就你家能显摆!

    她存了好久的布票,一下又没了,还没用到自己身上,李春丽心里苦。

    草长莺飞,人间四月天,李二和曹大姐背着今年的新茶叶来找楚韵来了。

    曹大姐热情道:“这是今年春天刚做好的正春茶,口感好,香味也好,一年就这么一茬,外面的人没有关系都买不到这么好的正春茶,一般对外卖的春茶都是头春茶、尾春茶。”

    李二从背篼底部拿出来十块七三茶砖:“楚老师,你看看这是不是你要的。”

    楚韵检查了包装,都是好的,茶叶她实在看不出好坏,但是李二能给她送过来,茶叶应该都是好的。

    “这就是我要的,以后如果有这样的老茶,我都要。”楚韵去屋里拿了二十块钱给李二。

    李二拿到钱,脸上都是笑:“你放心,有好的老茶我都给你收着。都是一个地方的人,我说我要茶叶送给亲戚,人家也不会说什么。”

    楚韵笑着谢过他们,这次他们送来的新茶量不多,楚韵也没给钱,而是给了他们一斤rou票,一包空间里面的散装饼干。

    “我给钱你们肯定不乐意要,rou票和饼干你们收着。”

    李二不好意思,曹大姐大方地收下来,笑眯眯道:“那就谢谢楚老师了。”

    楚韵和曹大姐拉了一会儿家常才送他们走。

    下午,李香兰来找她,楚韵道:“正好,这周休息回家吗?”

    李香兰点点头:“回去啊。”

    “我这里得了一些正春茶,给你一包带回家,还有一包,你帮我送给我公婆。”

    “哟,李二一家对你可真不错,有好东西就想到你了。”

    楚韵白了她一眼:“你不也有份?”

    李香兰笑嘻嘻地收起茶叶:“给你说个正事儿,我听我爸说,市局明年有个位置空出来,我们孙局很有希望,他现在迫切地需要刷政绩啊。”

    楚韵笑道:“那是好事啊,我们的培训班可是独一份。”

    “那可不,孙局长旁敲侧击地问我,你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楚韵:“好主意倒是有,但是现在还不到时候,你让他等着看。”

    李香兰:“你有啥计划。”

    楚韵神秘一笑,能有啥计划,好好地办她的培训班罢了,再努努力把培训班办成培训学校,再去报纸上打打广告,宣扬宣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