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大地主(全)_第十八集 第四章 湖边小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集 第四章 湖边小趣 (第1/5页)

    更*多&&039;尽|在&039;w&039;w&039;w.&039;&039;B&039;.&039;E&039;第&*站

    饿狼营创造了一个历史,就是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被全军歼灭。虽然用火烧的这点是比较奇特,但没人敢去质疑纪龙的谋略。能打赢一个开朝大营,甚至连半个活口都没留下,这种可怕的心计恐怕当世也没有几个人。

    巫烈亲眼看着自己手下的兄弟葬身于火海之中,一阵阵凄凉的惨叫回荡在山谷里久久不能散去。他不甘心呀!如果是死在敌人刀下也算是一种军人的欣慰,但却因为自己的贪功冒进而让饿狼营的将士死得如此窝囊,相信所有的兄弟死了都不会瞑目。

    聚狼山谷里的烧焦味好几日都无法散去,整个山谷内弥漫着一股怨恨的气味,以及遍地焦臭的身体。莫坤倒是得意得很,毕竟他是这一大捷的始作俑者,待到天明大火熄灭后莫坤再带人进入山谷,命手下将尙有残息的伤者全部杀掉,就地挖坑掩埋,完成了这一次的大屠戮。

    如此快事自然让莫坤兴奋到了极点。想当年巫烈追随纪中云率饿狼营横扫天下时,他还只是猛虎营里一个默默无名的百夫长而已,别说高高在上的纪中云,即使比起巫烈都只是一个无名小卒!

    猛虎营大将军庄炼英死后,猛虎营也没落了,而饿狼营依旧是大明骁勇的虎狼之师。自己现在竟然亲手将饿狼营这开朝之师杀得只剩一个名号,不管是为善或是为恶,他莫坤起码能名流千古,让后代永远记得这个名字。

    对于这次的屠戮,纪龙并没有感觉到兴奋和喜悦,反而觉得有些沮丧、悲哀,因为这支狼虎之师是属于他父亲的,现在却葬送在自己手里,教人怎能不惆怅呀!

    毕竟饿狼营开朝有功,全军上下全是功勋累累的战将。即使这时候立场不同,但纪龙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讳去谩骂他们。他也明白自己的名声已经跌落谷底,这时候要是不作个模样的话那往后更难办事了,赶紧命人为巫烈等开朝将领敛尸,好生的安葬。

    毕竟这是个讲究声望也忌讳人言的时代,纪龙也没办法忽视百姓的悠悠之口和饿狼营的开朝功勋。除了为他们办丧事之外,还得耗费人力、物力为这群死在肖己手里的士兵们祭悼,甚至得亲手写吊文歌颂他们的丰功伟绩,再次搬出各种过去的功勋对他们来个可歌可泣的表彰,一顿忙活可把津门里的文官忙得上气不接下气。

    饿狼营被莫坤全灭的消息一传出来可谓是震惊大明。如此强大的开朝之师都被纪龙不留活口剿灭,那津门还怎幺打得了呀?一时之间百姓们议论纷纷,朝野上下也有点忐忑不安。

    朱允文控制着百官的情绪,把这件事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自己也是亲自为死去的饿狼营将士们写起了布告,一边痛骂纪龙的叛逆和大恶,一边装模作样的痛呼错失贤良,为早已成了烧猪的饿狼营众将歌功颂德。

    不管朝廷还是津门都空前的一致,在饿狼营全军覆没这事上简直像在比获般的大作文章。因为饿狼营在百姓心里的地位还是很高,这种拉拢人心的机会谁都不会放过。尤其是纪龙,那悲恸的态度都让人怀疑起这饿狼营到底是不是他剿灭的。

    津门这边告青天为英雄大祭百日,朝廷这边就百官而哀,为忠魂祈得来壮之福。似乎都在借这事拚气势、攒民心,谁都是一副悲痛欲绝的模样,仿佛死的不是饿狼营,而是自己的小妾!

    津门现在情势紧张,而且人马有限,钱粮还得节省一些。论手笔,这方面肯定拚不过朝廷,虽然有所收敛但场面也是不小。尤其还得掏钱给巫烈他们修祠碑,许平十分的同情,知道纪龙哭的是什幺,肯定是因为出了那幺多的银子。

    朝廷这边倒不计较,大大办的做给天下人看。原本只能在平时闲着没事的礼部这时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个个披麻戴孝,哭得那叫一个惨烈呀!如同他们晚上就要被强迫去青楼卖身一样凄厉,哭得是生者伤心,死者痛经。

    用计剿灭饿狼营这件事上,纪龙也隐约感觉自己是赢了,但不知道为什幺臝得那幺没底气。自从剿灭饿狼营后钟汉就没了半点消息‘莫坤猜测他可能被朝廷怒而杀之,所以众人也就不怎幺在意。

    朱允文坐握乾坤的冷笑着,饿狼营的全军覆没正是他要的结果。钟汉早就死在许平的手里,一群人连尸体都没留下,怎幺可能会送去那封密信?这一切自然全是他的阴谋。

    饿狼营战后的两万兵马虽然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兵,但战斗力依旧强得让人赞叹,但在忠心的问题上却还是让人不放心。

    这样一队强人在津门被纪龙策反的话,那才是朝廷最头疼的事!要知道纪龙手里已经多了两万名饿狼营的叛军,联合起来的话可是能抵挡十万普通的驻军。

    朱允文已经不想再忍受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了,以前一个纪中云就能把人折磨死,现在自然不想给巫烈这样的机会。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把饿狼营除掉,可眼下他们已经高调的宣布效忠朝廷,百姓们又都在看着,怎幺下得了手?

    所以朱允文就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