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鸟与荆棘 第45节 (第2/2页)
感冒真是最糟糕的一件事,外面天气炎热,身体里也在冒火。 温梦下班回来,吸溜着鼻子,随手打开客厅的灯。坐在一个人的沙发上,茫然地看着电视屏幕亮起来。 电视上又在演《十诫》——上次两个人一起看完,廖维鸣忘记调换影片了。 客厅里的空气突然变得逼仄,让人一秒都待不下去。这种感觉太讨厌了,就像此时此刻额头上冒不出来的汗,憋得人不明不白。 温梦只能起身进了卧室,昏头涨脑地跌进床里。 她突然想起一个雨天。 当时她抱着笔记本电脑,就坐在床边。排风扇呼呼往外冒热气,烫得人膝盖发疼。她在赶一篇急用的稿子,下午五点前要交给刘主任。 而廖维鸣突然在这个时候推门从客厅进来,兴致勃勃地问她:“最近天气好糟糕啊,我们别在北京呆了,去撒哈拉骑骆驼吧。你看下周怎么样?” 对于对方异想天开的行径,温梦早就见怪不怪。她手上一边打字,嘴里一边应付:“不行啊,我下周没空。” “那下下周?”廖维鸣认真计划起来,“我去问问那个做订制行程的导游。” ……真是疯了。 温梦叹了一口气,无奈地从电脑上抬头:“维鸣,我不可能和你去撒哈拉旅游。第一是我们都没有签证——你先别和我说办加急的事情。第二是我不可能和老刘说,我要去骑骆驼,所以不去上班了。我要是真这么讲了,你信不信老刘马上就能被开除我?” 一通讲下来,她生出些感慨,又补上一句:“你一天到晚都在想些什么?我真是不能理解。” “这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天气不好的时候出去走走,换一换心情,找点灵感。” “想找灵感的话,在网上看看纪录片不行么?” 廖维鸣见她态度坚决,被勉强说服了,嘟囔出一句:“好吧。” “出去的时候记得帮我关门。”温梦把视线重新投回到文档上。 啪。 卧室门被廖维鸣拉上,这件事就这么被掀了过去。 彼此行为模式差得太多,类似的例子发生过无数次,简直不胜枚举。每次遇到温梦不能领悟的时候,她就会用“艺术家性格”来概括对方,好像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了。 早餐可以从豆浆变成咖啡,沐浴露可以从金盏花变成马鞭草味,汤里可以不再放香菜,鸡蛋要吃溏心的——生活上的习惯是最好统一的,她也愿意去配合廖维鸣。 一切进展得如此顺利,以至于温梦觉得,他们在情感上的诉求也变得统一。他和她都清楚边界和禁区在哪里,有了不说的默契。 可如果真的是这样,廖维鸣为什么还是要提分手? 可如果真的是这样,她为什么又不能回答对方关于爱的问题? 台灯关上之后,卧室变得很黑,四处暗沉沉。温梦躺在床上,一边咳嗽,一边睁着眼看向雪白的天花板。 她突然觉得认识这么多年,不光是自己有太多没有和对方分享过的情绪,也不光是自己太过沉溺于照顾对方的饮食起居。 她也许并没有真的尝试过,去了解廖维鸣。 第35章 【一更】 【修了结尾】分手(2)…… 想要理解一个决心要离开的人, 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温梦试着联系过廖维鸣两次,询问他的近况、关心他离开家之后要住在哪里。对方也都回复了,说他已经在备展的最后阶段, 这段时间就住在画室,不会回去了, 让温梦不要担心。 ——成年人之间的分手, 讲究一种水过无痕式的好聚好散。大多不会有激烈的争吵,甚至不会相互撕破脸皮。留下来的只有不再联系, 和很多年之后的那句“好久不见”。 只是没想到廖维鸣这样喜欢热闹的人,也是这样的。 温梦说了一句“注意身体”, 就再没有给对方发过微信。心里虽然难受, 眼睛却是极度干燥的, 一滴泪也没有流过。 其实细想想,自从母亲去世之后,她就不怎么哭了。活着的人总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对于温梦来说, 成长是一夜之间的事情。似乎只有把激烈的情绪埋进土里, 才能冷静地继续下去。 即便如此, 在分开后的头几天, 温梦还是时不时会产生一些奇异的错觉。 比如每次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 她总觉得客厅的门随时会被推开。廖维鸣会懒洋洋地走进来, 把钥匙“哗啦”一声扔在鞋柜上面。 温梦会板起脸:“东西要挂好,不然一会儿又找不见了。” 廖维鸣马上点头,把钥匙归位。只是十有八九下次依旧会忘掉,屡教不改。 有的时候是在吃饭。 温梦打开外卖盒子,发现炒rou里全是红辣椒。她会像平时一样,扭脸询问廖维鸣要不要重新订一份。也是到这个时候, 她才会发现对方已经离开。 他们在一起实在太久了。 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抑或是炎热的三伏天,廖维鸣一直都在她的身边。充满热情与奇异的想法,偶尔也会嬉皮笑脸地讨人厌。 而分手又是一个拆解的过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