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3页 (第2/2页)
君王,这件事情被徐牧公之于众的时候,每个臣民心里的称就已经端了起来。 人们对君王的要求是几近完美的,尤其是当君王自己对自己的言行有所克制和要求的时候,人们就会变得越发吹毛求疵,魏钊是一个明君,但凡一点瑕疵都会激起臣民对他的苛责。程灵一人扛下所有的罪恶,拼命将他与殷绣的关联扯开。在魏钊还不知道她与刘宪的关联之前,这也算是夫妻之间的大恩了。 此时众人都没有了兴致,宴冷菜凉,狼藉之感陡然席来。 程太师老泪纵横地瘫坐在椅上,年轻的学生陪立于他周围,低声相劝,魏钊低手,将程灵从地上扶起来,抬头对杨嗣宜道:“送圣人回宫。回来道朕这里来回话。” 杨嗣宜忙上前扶住程灵极不稳当的身子。 程灵松开他的手,望向程太师。程太师喉咙里哽着一句话,怎么也说不出口,面对女儿决绝而悲哀的目光,除了心如刀割之外,竟连泪都要干了。 “父亲,是女儿不孝。” 程太师和眼摇头。 在他们这样的世家门第,清白的身子,清白的名声,已经传承了上百年了,大陈的世大夫观念之中,哪怕一贫如洗,只要名声还在,家族就可以传承下去。程灵和程太师,都顶着家族清白干净名声,过几十年,但是,直到这一刻,程太师才发觉,向来坚硬沉着的心,突然之间有了一条裂缝,这条裂缝不代表他肯承认女儿鲜明的‘爱憎’,而是从亲情上来说,他当真是心疼了。 悲哀在于,痛不能言,疼不能说,他只能默默地目送杨嗣宜陪着程灵离开。 一条香花满地的道路,路上曳过金绣的凤尾袍子之后,红乱香散,一地狼藉。 徐牧命人拖过一把椅子,在程太师身旁坐下。 “官家,臣还有一事要问官家。” 魏钊回过头。“是南边军饷的事?” 徐牧笑着点头,“官家圣明。” 白庆年心里头窝火,早再一旁憋不住了,径直走到徐牧面前,“徐大人,淮河水难以及波及淮南诸多稻田,致使众多百姓流离失所,国库已将去岁的税银点算,拨往淮南赈灾,徐大人,国在时艰之中,大人所求未免过多。” 徐牧似乎毫不在意,“白大人的话,本官不是不知道,也罢了,云贵边境上蛮人的sao动如今也渐平,新军暂时不cao也罢。如今是四月,今年的税银要收上来,估摸得八月过后了,官家,臣知淮南有难,国家不易,臣可以先就任南方,领军屯田,但如此以来,军队恐疏于训练,一旦蛮人入侵,臣先在这里给官家请罪,但凡臣有不敌,请官家念在臣年老体虚,又空乏军姿的份上,恕臣之罪。”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