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页 (第2/2页)
没有放弃打听关于挚友的消息。 直至1950年,贝卢终于得知沈聆早逝,才悲痛欲绝的成立了私人博物馆,用尽一生去纪念曾经的挚友。 “他比任何人都珍惜这张十弦琴,他曾经无数次告诉我、我的老师、我的同学——” 她说,“他这一生都会为找回这张琴感到骄傲,因为它是沈聆先生这辈子最为珍视的东西。” 钟应听到周俊彤的声音颤抖,仿佛这个故事,触动了她感性的灵魂,坚定了她守护这些贝卢捐赠文物的信念。 他随着周俊彤的话语,都能想象一位年老衰弱的意大利绅士,时常背脊佝偻的站在十弦琴展台前,透过这张琴,睹物思人。 少年贝卢遇沈聆,高山流水遇知音。 如果把周俊彤所说的一切,写在公众号和新闻报道上,绝对是一出中外友好的佳话。 可惜,钟应不为所动,只是安静的看她。 哈里森.贝卢知道沈先生有多重视十弦琴,他更知道这张琴对于沈先生的意义。 然而,贝卢仍旧残忍的带走了它,让它与沈先生相隔万里,还编造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讲述给这些怀着敬意去到贝卢博物馆的留学生听—— 让他们相信,加害者和受害者的友谊! “一个小偷将自己偷来的赃物,小心保管在博物馆里欣赏,还编了一个故事自欺欺人,终于在死前幡然悔悟,选择物归原主。” 比起周俊彤的激动,钟应显得异常平静,“我不认为,这样的行为值得尊敬。” “你!”周俊彤气急败坏。 她似乎还要说些什么,驳斥钟应不知道哪里得来的错误印象。 忽然,主厅门外传来人群攒动的声音,博物馆走进来一列队伍。 为首的男人年余五十,精神奕奕,身穿舒适对襟长衫,一派大师风范,一看就知道是名声在外的古琴大师樊成云。 他左边是贝卢家族资产经理人马克.斯坦福,右边是清泠湖博物馆馆长,樊成云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樊大师来了。”周俊彤喜出望外,如遇救星。 她视线扫过钟应的琴箱,说道:“你就算不信我,也该相信贝卢先生的好朋友樊成云先生。我这就去请他给你讲讲,这琴到底是怎么回来的!” 钟应见她转身走向刚刚进馆的人群,鞋底砸出愤怒焦急的脚步声。 然后冲着为首的人说道:“樊大师您好,我是清泠湖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周俊彤,我以前在哈里森.贝卢博物馆工作,非常高兴能够见到您。” “贝卢博物馆的修复师?”樊成云似乎觉得稀奇,“你这是跟着我们的文物归国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