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年代文里打秋风[穿书] 第103节 (第3/3页)
,可当宋齐军走了后,来了个大学生张红旗。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大学生可是很稀有的。 上河村的知青们大多都是初中学历或者是高中学历,所以他们对这个张红旗还是挺期待的,虽然不像村民张大花等人表现的很直白热切,但她们心里是期待的,想看看这个新来的张红旗会带领着她们干出什么动静来。 二组的知青和张大花等人的区别就是,知青们上过学,有文化,见过世面,对待张红旗说的一些话,一些表现,他们会有自己的思考,不会因为对方是大学生就放弃自己的思考。 而张大花她们是盲目的相信张红旗,只因为张红旗是大学生这个身份。 第90章 刚开始的时候, 二组的知青们对张红旗的到来怀有一定的期许,可后面就慢慢察觉出不对劲了,因为他们越来越闲了。 这个新来的张红旗不组织他们上工干活, 就知道整天开会,说一些假空大的话, 给人一种不踏实, 在庄稼地里待不住的感觉。 后来, 这个张红旗带着村民张大花她们东窜西窜的各种找事,一点也不干正事,二组的一部分知青看不惯也不掺和, 逐渐习惯了不上工的清闲日子。 还有几个知青,感觉跟着张红旗不靠谱,想去林木那组,可那时候的张红旗气焰正高,到处在抓典型,这几个知青多多少少都投机倒把过,怕被张红旗她们报复,也就不敢提转组的事。 更不敢在她面前出现,怕像三组的江珠一家被咬上不放。 可当大雨摧毁了他们辛辛苦苦种的庄稼的时候, 他们后悔了,后悔当初没有转组, 后悔听了张红旗说不会下雨的鬼话,更后悔在大雨来的时候,他们睡的比猪还死。 大雨过后,他们未来几个月的口粮也毁的差不多了, 后面,他们去田地里, 蹚着到小腿的水和淤泥,去收割那些被雨水泡的发白的小麦,有的小麦甚至已经发了芽。 没法子,他们从水里捞上来麦穗,把里面剩的没多少,还泡的发白的麦粒,晒干,磨成粉,撑死有两成的收成,而那剩下的八成,都在泥水里。 粮食不够吃咋整? 大家都各自凑了点钱,从村民们手里买了点,他们都很庆幸当初没有跟着张红旗乱搞,到处得罪人。 所以,当其他的村民不愿意把粮食卖给王小蛾她们,却愿意匀给他们一些,再加上,有部分知青在一组,他们分的粮食也吃不完,都借给了他们,他们勉强不挨饿。 这些知青不管二组其他人怎么想的,反正他们都跑去林木那组了,只要好好干,等秋收后,他们就能把借来的粮食给还上,并且剩下的粮食也能支撑到明年小麦成熟。 而二组剩下的人只有王小蛾一家和张大花,还有江老根一家,王娟一家。 江老根家里的王彩莲和那王娟,当初算是把村子里的人给得罪了个彻底,尤其是那王娟,所以林木那组的人压根就不让王娟一家进他们那组。 而张大花是没脸转组,她当初为了从林木那组转到张红旗所在的二组,算是把人给得罪了,去三组,那是更不行,她和江珠家的那点恩怨更不可能。 而剩下的王小蛾一家,自从他们上次带人抢江三爷家的粮食,就在村子里不招人待见了。 这眼看着都快要秋播了,江老根之前腰伤着了,现在还在床上躺着哪,剩下这些人,孤零零地在田里翻地松土,也没人搭理他们。 王小蛾她们看着隔壁一组的人一边干活一边有说有笑的,心里别提多羡慕了,她第一次感觉有人搭理你,有人和你说话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看着隔壁组热热闹闹的,越发显得他们这几个人的凄清。 王彩莲也是,看着隔壁干劲冲天,热闹哄笑的场景,再看看自己周围,只有一个不愿意搭理她的王小蛾,她顿时觉得没意思极了,拿锄头的手臂,仿佛被人抽走了浑身的力气。 秦苗在院子里晾洗好的衣裳,耳边忽然传来一道由远及近的打闹声,中间还伴随着自行车清脆的铃声,她抬起头,看向大门口。 刚好,自行车在门前一闪而过。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瞬间,但足以让秦苗变了脸色。 此时,村民们已经下工了,他们三三两两走在村里的那条大路上,如今是夏天,天黑的晚,晚点吃饭也没事,所以一个个都不急着回家,十分悠闲的走着,唠着嗑。 太阳已经下山,还有余晖映在天边。 此时的天空是湛蓝湛蓝的,云朵是大面积的絮状,比他们种的棉花还要白。 白天的燥热似乎是随着太阳的下山而下山,空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野花香,路边的牵牛花开的十分艳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