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页  (第1/2页)
    “一字投石成破,灌水成波,岂不是皮字?”    盈儿:……这字谜一经他这么解说,倒还真没那么难了。    他又回到第一幅画,笑道:“这里四五个人围着一个柱子坐着,可是离座的人却要脱衣,我一时其实也没猜出来。可看到第四幅画,才知道这是一个蒜字。你想想,剥蒜可要去衣?”    盈儿:……。    她指了指最后一幅画:“弯月云彩怎么就成了毛字?”    杨陌一笑: “若是行书草写,瞧上去,毛字可不就是下面一个云字,上面一弯眉月?”    盈儿:……。所以她看的画顺序不对,应该是三四一二才对。    经杨陌这般解说,路人自然个个服气。不过就听人群中有个小媳妇在嘀咕:“这位公子做什么不要玉雁,反要这不值钱的生元宵柿子?那玉雁且值些银子呢。”    盈儿简直觉得小媳妇问到了自己心里去。当即又挑眉看杨陌。    结果杨陌还没回答,就听后头有男子训斥小媳妇:“你懂什么?这生元宵跟柿子再加那竹盘子,是说祝你一生一世。所以那两个家人才这般说。”    “你懂,你懂,那怎么就不能要玉雁了?”小媳妇不服气。    那人自然答不上来。    盈儿这时却是回过味来,知道杨陌为什么不取那玉雁了。    她终于记起,上一世简家有一才女,因为善出谜语,以谜择婿名动京华,那位姑娘就叫简玉雁。    若是取了玉雁,便是允了亲事。杨陌不取也是正常,简姑娘虽然才高八斗,谁知道她长得怎么样,万一要是很难看,性情不佳,自然进不得东宫。只是想不到杨陌,竟然连人家姑娘的闺名都知道。这样想时,她就忍不住瞪了杨陌一眼。    杨陌见她突然不喜,一时不明原由,不由愣怔思索。    这时就听有个老者道:“雁之一字,于诗中常寄思念之情。有范仲淹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又有杜工部诗云: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这位公子与这位姑娘相携看灯,感情甚佳,自然不想要这悲雁哀声。”    盈儿没想到会冒出个不懂装懂的老酸儒,忍不住低头轻笑。    “我送你的大雁灯可不是这个意思。”杨陌俯身轻声道。    “这我知道。顺乎阴阳,以守信约嘛。”盈儿得意地道。婚姻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个阶段,常用大雁作礼,是因大雁南来北往,顺时应季,不失其约。所以杨陌送她大雁灯,是说自己坚守信约,也是视她为妻的意思。    谁知杨陌身体一僵,浑身温和之气顿敛:“不,你不知道。”说罢转身便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