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逃荒路上开粮店_第89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9页 (第1/2页)

    反正比起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幸运的活着,就够了。

    吃过晚饭,年龄小的孩子去睡觉,剩下全部搬了板凳排排坐开会。

    由大总管王路远主持会议,并宣读明日的具体安排。

    总的来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一方面是粮食。

    粮食就不用说了,已经准备好,数量是上次的三倍,全部堆积在半山腰的山洞以及附近的空地上。

    粮食数量大幅度增加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接下来兑换粮食的人会非常多。

    不同于上次几乎全是附近的村民或是县里的人,经过三日消息的传播,不是洛晨吹牛,整个冀州地界就没有不知道磐石岭三个字的!

    磐石岭是啥?

    磐石岭是粮食,代表着活着。

    随着人们的口口相传,往后磐石岭只会吸引来更多的难民和普通民众。

    当然,因为整个中原持续干旱将近一年,这种情况早在开粮店之前洛晨就有预料。

    三天的时间,足够更远些的县、镇、村的人赶路了。

    不出意外,明天的人至少能达到上次的五倍到六倍。

    再加上下一波逃荒的难民队伍还有三日即将抵达孟县附近,她准备的三倍粮食也未必够瓜分的。

    粮食多,也就意味着接下来卖粮的任务会非常的繁重,这就要说到另一个方面——人。

    比起粮食只要有她在都不是事儿,人的问题反而要麻烦些。

    因为人多,就意味着是非多。

    这里又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山上的安全,一个是山下的安全。

    山上的安全,这点洛晨其实已经做的很好了。

    山顶上荆棘饶了三圈,绕三圈才能出去,如果有孩子憋不住想要出去,或是有外人进来,岗哨都会很容易发现。

    说到这里就要说下岗哨,因为人员有限,而山顶作为他们的老巢,咳咳,家园,又有不少年龄小的孩子,这里属于第一重要之地。

    所以,王路远专门选了十岁以上的、机灵的男孩和女孩绕着荆棘站岗,一旦发现陌生人就赶紧吹哨子。

    另外,王路远还让人在荆棘圈里造了南北两个瞭望台,站在台上,甚至能看到山下官道上的情况。

    这里安排的是两个上了岁数的,吴老太太和张昌盛五十岁的爹。

    此外就是半山腰。

    这里是粮食仓库的所在地,是第二重要的地点。

    这里的主要负责人是洛老二和李海洋。

    洛老二负责调配粮食运输,李海洋则负责充当临时的记录员,记录粮食出库的时间以及数量等等。

    相比上一次,这一次王路远分配的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