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4页 (第1/2页)
陈焕之一听,立刻从怀里拿出个算盘来,“最次一等的按照两钱一斤算,我瞧着这些红薯和果子,全是在三日内运送过来的,可是从江南过来,哪怕坐船,三日时间也不够啊?” 王路远捋着胡子点头道:“因为我们用了冰块保鲜,也好路上给运粮的人解渴,不然人和牲畜都受不了,这些红薯也得变成红薯干。” 这话当真不假,前一阵子温度有多高,所有人有目共睹、切身体会过的。 陈焕之脸上浮起一抹敬意,冲着王路远和洛晨拱拱手,“多谢你们,多谢镇北王用心良苦。” mmp的,洛晨忍不住翻个白眼。 “这样一来的话,一车粮食的成本不低于三两银子,毕竟冰块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今年。”陈焕之转而问道,“我就想问了,为何要用冰块,这增大了成本,有着地方,多装些粮食不好吗?” “这不是想着变着法子给大家补些水吗,不然长时间缺水,我们人哪能受得了,再说,就算咱们大家不用喝水,运送的人和牲口也得喝水,用冰块,虽然贵些,但一举多得吗,这些就不用算进成本里了。”王路远摆着手道。 陈焕之继续算,“一斤粮食成本算三钱银子,如果按照这次的一斤铁换两斤粮的话,铁的话,现在不知道,旱情之前,好些的铁匠要四十文一斤铁,便宜的只要二十文一斤——” “一斤铁换两斤粮食,也就是说,最贵四十文钱也能卖两斤红薯,减去成本六钱银子,两斤亏了五钱六十文,一斤就亏了三钱十文!” 这个数字一出来,场中所有人惊呆了。 三钱啊,很多人一家子半年都用不了这么多。 至于说一两银子买一斤粮,陈焕之没有算,除了县里的大户,还真没几个人能拿得出银子来,就算小家有些铜板,也早就在旱情初期拿来买粮了,所以,他也就没算银子。 洛晨见差不多了,站出来说道: “镇北王一家男丁常年真守边关,女眷留在京城,府里唯一的营生就是女眷们的嫁妆,镇北王堂堂男子汉不能动女眷们的钱财,能用只有这些年来上头赏赐下来的银钱,镇北王全部拿了出来买粮,我希望大家懂得感恩,而不是一味的抱怨。” “不是我说话难听,镇北王不欠大家的,愿意帮助,那是他老人家善良,不愿意给,也没啥。” “不要寒了镇北王的心,这世上不会有第二个他老人家这么善心的人了,大家,好自为之吧!” 最后一句话里带着落寞、心寒却无奈,瞬间就让不少人的眼眶红了起来。 也不知道是谁最先站出来的,“小姑娘,我们不会让镇北王心寒的,我们会牢牢记住镇北王的恩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