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8页 (第2/2页)
悠到自家马车前,就见着太史监的马车已经冲出去了。 他看了眼马车离去的方向,而后又看了眼。 最后揉了揉眼睛。 妈呀,这小方大人是真的拿着史书进宫去了?! 这?! 少年人,少年人啊,有的时候真是莽撞。 …… “地方史书有缺,且臣以为中有缪书,若以此修撰地方史志恐怕有失。”方轻言站在下首,蹙着眉,看起来忧心忡忡。 御书房中的几位朝臣面面相觑。 他们在此商议政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跑到这里来说什么修史书的事情? 这算什么大事? 可他们不让他进来,不让他说话,又显得不近人情。 没想到,他们各自吵了半天,还没吵出结果,现在反而要安静地待在这里听个小官侃侃而谈史书之重要。 小皇帝看起来也有些茫然,不知这小官所云是何,习惯了要朝臣替他做决定的小皇帝在这种情况之下下意识地看向了旁边的朝臣,问道,“爱卿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 本点到的官员心里叹了口气,看向那年轻人,“史书修撰乃是大事,自然当以更正谬误、填补缺漏为首要,小方大人所言确实不错,只是史书修补编撰非一日之功,不可急躁。” 方轻言点头,看向小皇帝,“微臣亦是这样想。所以微臣想带着这些史书走一趟地方,历史不仅是在书上记载,也同样记于人心,微臣想自己去走访一番。” 那官员朝着小皇帝点点头。 修史这样的事情,他想怎么做去做就是了,不必理会。 小皇帝于是也点点头,“朕准了。” “多谢陛下。” …… 方轻言出了宫,回去的时候比来的时候轻松多了,也不急着赶路了。 “王大人?” 方轻言一出宫,就见着那同僚在宫城前焦急等待,见他出现才松了口气。 方轻言将事情讲给他听,那位王大人才真的完全松了口气。 “小方大人真是严谨勤奋,”以前是真的半点没显露,他差点儿将他当成个在太史监混日子等着不日升迁离开此地的俗人了,“对了,是哪里的史志有问题,还得叫你去一趟啊?” “不远,”方轻言抱着一堆书笑了笑,“徐州。” 第134章 刺史遇难之事令人心难平,毕竟这位刺史还算年轻,前途不可限量,就这样死在了回京的途中着实令人唏嘘。 而更令人唏嘘的是,刺史宋映宣在贺州并未查出任何不妥,而贺州的封王宣王沈竹却还为了此事特意进京,带了不少东西去了一趟宋家。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