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与子偕老_第一百一十一章 子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 子润 (第2/4页)

,那便把你今日的这番言谈,趁早收起来吧!”

    面对着如意郎君这番不留情面的斥责,顿觉自己颜面尽失的章小姐,委屈又气恼地拂袖而去了。随后,在家中痛哭一场的她,为了给自己找回场子,更是传了这样的话出来——柳子润若是不肯为乞巧节当晚的事情赔罪道歉,那她便不嫁了。

    面对章小姐这种无理还要拿三分乔的行为,柳氏夫妇俩,都对自己这位未过门的儿媳,生出了不少反感。

    “长辈定下的婚事,说不嫁就不嫁,看来这位章小姐,着实是没把我们柳家放在眼里啊!这般拿鼻孔看人的小姐,若是嫁进咱们家,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至此,自认章小姐分明就是因为看不起柳家,故而才敢说出“不嫁”一词的柳氏夫妇,不约而同地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我们柳家庙小,供不起章小姐这尊大佛。所以,章小姐若是不想嫁,那我们也不敢高攀。”

    在家中左等右盼,只等柳子润上门,便愿与他化干戈为玉帛的章小姐,最终等来的,却是这么个让她失望的答复。于是,负气之下的她,便当真要求听信了自己的片面之词,故而误解柳子润当真倾慕夏霜寒的父亲,上柳家退了婚。

    及至秋后,待章大人得知其实柳子润对夏霜寒根本毫无男女之情时,从父亲口中得知此事的章小姐,冷静地反思了几日,这才追悔莫及地痛哭流涕。

    只可惜木已成舟、覆水难收,于是就这样,前世在来年开春便会过完六礼,完全结成儿女亲家的柳章两家,今生就这么因为夏霜寒的假逃婚,而最终失了交情。

    城西襄阳王府正院里,对柳章两家之间的纠葛有所耳闻的苏淳风,在心中骂了无辜的夏霜寒一句“红颜祸水”。随后,看一眼因着夏霜寒,而微微面带异色的儿子,苏淳风便把话题转到了离京事宜上。

    “是了,三日之后就要离京,冬衣手炉什么的我可得好好为赭晨准备准备。”每当苏氏父子俩外出远行,总会自然接过为他们打理行囊的活计的谢氏道:“去年夏天赭晨去江南查案时带去的那些东西,这回可派不上用场了,所有的东西,我都得给他重头准备。”

    而看着这些年来一直任劳任怨地为父亲和自己打理着襄阳王府的谢氏,因着夏霜寒的关系,而终于不再蔑视、无视女性,且愿意承认这世上也是有好女人的苏逸兴,终于正视了他面前的这位“谢大管家”,并且有生以来第一次,对她说了句“谢谢”。

    十月廿一,这是苏逸兴依照圣意,启程前往桐城关辖区内的九平铁矿,彻查“地方官私吞官银”一案的日子。

    雾气朦胧、寒风凛冽的早晨,坐上马车的苏逸兴在襄阳王妃谢氏的送别下,踏上了出京的旅途。而在大门口送别继子离去的谢氏,则在折回自己院子的暖阁后,禁不住想起了三日前的那个夜晚,她与苏淳风进行的那场谈话。

    作为一个十数年来一直兢兢业业打理着襄阳王府的挂名王妃,出于苏淳风给予她的尊重、礼遇和优待,一直铭感在心的谢氏,无论为苏逸兴做了多少事,都是抱持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从不曾失了本分,做出“邀功请赏”的事情来的。

    因此,十八日当晚,当这些年来一直将她作为一个值得礼遇的大管家看待的苏逸兴,谦和、诚挚地对她说了一声简单的“谢谢”时,谢氏在不敢相信之余,更是发自内心地涌起了一股感动与欣慰之情。

    回想起多年前,苏逸兴在她刚嫁入襄阳王府时,将她视为狐媚子以及抢占原王妃地位的仇人的过往,以及待苏逸兴渐渐长大后,对她虽然不再仇视,但却依旧态度冰冷的相处模式,谢氏禁不住生出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慨。

    “王爷,赭晨这怎么忽然间就想通了,肯接受我了呢?”十八日晚间,待苏逸兴离开正院往自己的书房去后,满心欣慰以及疑惑的谢氏忍住眼中的泪水道:“赭晨这些年来,对女子是什么看法我很清楚,他现如今这番改变,若说不是因为其他什么人或者什么事影响了他,而是他自己开了窍,那我是决计不信的。”

    “若要说起当真是因为什么人,那还真是有的。”已然在心中认定,自己的儿子对夏霜寒生出了男女之情的苏淳风,简单地向谢氏说了几句。

    而联想到年头元宵节时,夏霜寒为救友人命悬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