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0页 (第2/2页)
到何泽,金玲便想起来那个“peter”。 如果何泽是真菌学方面的专家,应该也会知道这个peter吧,毕竟人家很早就出了关于真菌学的专著了,而且又出现在那么多相关的杂志上。 既然何泽知道,那也可能曾经对爷爷讲过。 于是金玲问肖政:“爷爷,你听过peter这个人吗?” 肖政脊背轻轻挺了一下,蹲下来摸地上的蘑菇说:“不认识” 金玲便也不再问了。 她忙着收平菇给黄保平送去呢。 现在的野生菇不好出手,但平菇却意外的价格不错,而且买的人也挺多。 金玲猜测整个红山市也就这么大,这年头又不准明目张胆的做买卖,所以会买野生蘑菇的也就是那些家里有点钱,而且非常喜欢的人会买。 现在正是野生蘑菇的时节,多了就不好卖了。 而且这些人年前已经吃厌了野生的,就没那么急切了,估计还会担忧一下野蘑菇的毒性之类的,所以对绝对安全的平菇更加青睐。 别说他们,就连金玲自己最近也爱上了吃平菇。 平菇这东西在后世吃起来一点感觉都没有,哪有海鲜菇啊松茸之类的高贵。 但在这个年代,那可是大大的有了! 首先平菇的叶片很大,菇脚相对来说更加粗壮。 一整个塞进嘴里的时候,那满足感简直无法形容。 而且平菇不像野生菇一样,是一种脆脆的口感。 平菇的口感即使介于野生菇和柳树姑之间,脆,却也不乏韧性。 一口咬下去,就仿佛是咬在了一块最鲜嫩的羊羔小排上。 刚好金玲把那些差的菇种变成了好菇,而且又靠自己所学的知识,自行配置了营养液。 温度、湿度还有覆土的厚度就更不用说,都掌握得很好,虫害和从杂菌侵害也没发生。 于是在这湿热的夏天里,那些平菇就像疯了一样长了起来。 平菇本来就是传统蘑菇,大家种了许久,所以从菇种开始就注定了它的产量要比野生菇的高。 更别说它们的菇伞更厚实、更宽大,所含的水分更足了。 一个野生菇可能就只有一两克的重量,但是一个大一点的平菇,菇伞加菇脚都有半两了。 金玲种了两三茬野生菇,总共加起来也才一百来斤,而看现在这些平菇的涨势,是估计现在都有一百多斤了。 她打听过了,现在还是卖平菇可以卖到四五毛钱一斤,黄保平知道是他自己种的要本钱的已经答应给她三毛一斤,而且有多少要多少。 是的,黄保平知道她家种蘑菇的事了,不过只知道是种的平菇,不知道野生菇的事。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