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年代文后我成了国宝级科学家_第122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2页 (第1/2页)

    江小敏:“就是!我感觉听到这几个字我的脑子就开始打结了!希望国家千万不要派我去搞航空航天,就让我老老实实研究细菌好了。”

    陆书砚:“金玲,现在天还黑呢,说梦话等睡觉的时候再说好吗?”

    金玲双目放光:“谁说我不能呢!”

    这时,隔壁寝室的来串门,其中一个穿花衬衫的刚进来就指着金玲喊:“你就是那个物理考满分的小天才吧?老天,我一看到你就知道是你,你也太小了吧!”

    寝室其他三人:“……”

    第61章 得罪教授了

    对于选专业这个问题, 金玲一直目标明确。

    她就是想要继续种蘑菇,因为她的两个初心目标还没达到。

    第一,她种过的蘑菇种类很少, 只种了平菇和野生菇,而且野生菇还没有种出产量。

    她想试试把野生菇种成和平菇一样高产, 也想种更多种类的菌菇, 比如说当年害徐桂枝掉到山涧里的灵芝。

    第二, 她想给毒蘑菇去毒的愿望也没有达成。

    虽然现在,当她对野生菇的痴迷冷净下来之后,发现这个研究好像没什么大的现实意义, 但她就是想试试,觉得这是一项非常有趣的课题。

    她从来就没想过,因为这么一点玩儿似的愿望选择了微生物学的她,会以一己之力给国家好几个专业都带来巨大突破。

    几个专业在她的粘合之下,以合作共赢的姿态,锐意进取,创新不断,给祖国人民带来非常实际的好处,而且迅速在世界科技场上开拓地盘, 获得最巨大收益。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报道程序结束之后,京大的学生们便开始紧锣密鼓的课程。

    那个年代的微生物专业课程并不是很多。

    金玲她们在整个大学生涯中要学“基础微生物学”、“动物病原微生物学进展”、“动物免疫学研究进展以及“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等课程。

    其中,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又包括病原微生物常见分离、鉴定技术;食品微生物的发酵技术等等。

    基本上从1959年左右开始,华国的微生物学技术就在向国际靠齐, 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

    但经历那场浩劫之后却有些停滞不前了, 因此现在他们学的多是一些基本理论和比较传统的技术。

    他们的第 一节课便是华清池教授的《基础微生物学》。

    金玲被胡英她们带着,早早地摸到了第一排。

    那时候的教室,不像现在大学的教室一样多是阶梯大教室, 而是像初高中一样的那种小教室,里面整齐地放着桌椅。

    按她们所说,如果不早来,前排的位置被人抢了,他们就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