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0页 (第2/2页)
,人天生就自带恐惧,如果不能亲自下场,给那些敢于下场的英雄保驾护航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有金玲的这番话,刘竹终于走出了那片阴影。 现在的她,无视大哥和母亲的催婚,一门心思就是鼓捣出更加出色的菜色、学习更加先进的饭店管理方法,力图挣更多的钱,为祖国的教育事业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满足金玲的胃。 嫁人?可去他妈的吧! 看着小金玲两眼眯眯吃得红唇油光水嫩的不香吗? 当然,她也敏锐地感觉到了金玲有心事。 金玲一向是不爱和人说心事的,所以刘竹也不问。 几天之后,不消金玲自己说,她便发现了这家伙心事的来源。 华国自主研发出了火箭发动机,代号“火凤凰”,这引得国内外媒体大肆报道。 国内媒体的画风是这样的: “浴火重生,我国自主研制的火凤凰号发动机必然冲出重围,一飞冲天!” 国外媒体的画风则是这样的: “华国成功自主研制火凤凰号发动机,期待其尽早实现载人航天工程。” 乍一看波澜不惊,实际暗讽意味十足。 只要稍微关注一下航空航天业就会知道,发动机被成功研制之后,外面那几个戏精就国家联合发动了对华国核心技术的又一次围剿。 发动机是可以自主研制了,可是其他难题怎么解决? 怎样研制出推力足够大却又可靠性极端好的火箭? 怎样获取空间环境对人体影响的相关信息? 你一个没发射过几个火箭的国家,能知道外太空什么状态吗?能预测火箭进入外太空后对火箭和人体的影响吗? 飞船要怎样安全返回?进大气层后那种巨大的冲击要怎么应对?产生的几千度的高温要怎么化解?落下来的时候,要怎样精准定位? 没有尖端技术和尖端的航空材料以及精准的数据,火箭是发射出去了,能在外太空顺利工作吗? 前人多的是案例,尤其是载人航天这一块。 某前苏国,好不容易把人带出去了,返回的时候,落点定位不准确,愣是找不到宇航员,害得宇航员在冰天雪地的森林里差点冻死。 某朝国,火箭落回大气层,直接烧毁。 偏偏这样,那几个科技大国还把对华国的出口管制搞得明明白白。 就连国内老百姓都知道,华国再一次被人扼住了喉咙,载人航天将永远是个白日梦了。 刘竹从来没见过金玲这样心事重重。 就连最爱吃的炸蘑菇都没吃完,托着腮,视线放空,不知道在想什么。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