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画蛇添足 (第1/2页)
汝月心下一惊,下意识抬眼就看卫泽,卫泽却像没事人一样,状若无辜地回看着她:“娘娘,微臣不是太医。” “快去传太医。”汝月一语惊醒,最近扰人心神的事情实在太多,遇到这般情况,她居然都忘记要唤太医,乌兰得了令,匆匆而去。 “既然娘娘宫中有要事,微臣先行一步。”卫泽直接置身于事外的模样,掸了掸袖子,起身告辞,走到门边时,又旋身而望,低语道,“娘娘且放宽心,自然波澜不惊。” 汝月赶过去,已经有宫女将方夫人扶到床榻上休息,大女荀儿倒是不慌不忙的样子,请宫女打了凉水来为其母敷在额上,细声道:“家母这是旧疾,月嫔娘娘不用担心,躺一会儿就会无恙的。” “方夫人这是哪里来的旧疾,这般凶狠?”汝月见方夫人额上一层细汗,脸色发白,唇色赤紫,心下担忧。 “三年前,家母怀着小弟,敌军来犯,家母不放心战事,定要上城关看个究竟,不妨被冷箭所伤,当时情形紧迫,幸好吉人天相,家母与小弟都平安无事,只是家母落下了病根,不时会得发作一次,此次家父回到帝京,也是想找个妙手回春的好大夫,能为家母彻底断了病根,才放心回去。”荀儿正色说道,“今日出门时,爷爷正在家中训斥父亲,母亲怕是心情不好,才会发病,倒是惊吓到了娘娘,请娘娘莫要见怪。” 汝月见她实在懂事,而锐儿也知道母亲病倒,站在床头,关切地俯身去看,随即将脸颊在方夫人耳畔贴了一下,忍不住将两个孩子的手分别握住:“无妨的,请方夫人在此处休息,唤得太医来,查明病情再说。” “多谢月嫔娘娘不怪之恩。”荀儿微微垂下头来,温顺地回道。 “方将军盖世的英雄,夫人也是女中豪杰,却养出你这样温润如玉的性子,真是难得。”汝月笑着又催了两句,乌兰回话来,小顺子已经去请太医,算着时候也快到了。 “母亲也常说,我不像将门之后,性子过于软糯。”荀儿又换了一次方夫人额上的湿巾,方夫人很轻很轻地吟了一声,有种压抑不住的痛楚,眼睛却始终没有睁开。 “太医来了,太医来了。”小顺子带着踉踉跄跄的太医,赶回来。 汝月抱着锐儿退到一边,留下荀儿照料方夫人,乌兰凑过来低声问道:“方夫人是皇上的座上之宾,若是有个闪失,娘娘难辞其咎,不如让小顺子再去皇上那里回禀实情,皇上自有定夺,娘娘也好脱了干系。” 荀儿似乎听到乌兰说话,扭过头来看着两人,只有锐儿还小,尚不懂事,低头玩着自己的手指,汝月为难了一下,觉着乌兰所言有理,可是这样急急忙忙的,又显着她过于想明哲保身,乌兰见她不语,又加上一句:“有了皇上的口谕,太医怕是还尽心尽力些。” 汝月这才点头称是:“也别太声张,免得让有心人说我们琉璃宫哗众取宠。” “娘娘尽管放心,小顺子办事一向妥帖的。”乌兰得了汝月的认可,才将小顺子拉到一边低声叮嘱。 这一边,太医诊了脉,开过药方,珊瑚将方子取来给汝月过目,汝月在太后身边时间长了,有些年纪的人时不时总要开些滋补的药材,一来二去,她也懂得一些,细看下,果然都是些大补之物,却不像是那医治的良方,她也不去点破,让珊瑚打了赏金,送太医出去,又将药方给荀儿看,柔声问道:“你可识了字?” 荀儿点点头道:“跟着母亲认字,也有四五年了,咦,这些都是珍贵的滋补药材,如何医病?” “我也想你是个聪慧的孩子,才给你过目,方夫人的病,一般太医看不得,这张补药的单子,自然会先去将药材抓来,我已经让人去回禀了皇上,另外会遣了高明之人,再来过堂,方夫人的样子,暂时也挪移不得,就先住下可好?”汝月想过,要是搬动来去,又出了岔子,岂非画蛇添足。 “那么,要劳烦娘娘给家中父亲带一句口讯,我们娘仨出门时,并不曾告诉父亲去往何处,要是转得一圈就回家,那么不碍事,要是真的到了天黑都不见回去,莫说是父亲,便是爷爷也要着急的。”荀儿不是那火急火燎的性子,处理事情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