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枭雄卢俊义_第七十一章 军衔制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军衔制度 (第2/4页)

听说是好大的官。俺铁牛也要成为像老程那样的人物。燕小乙说让俺先背会了军制,俺才有可能成为老程那样的人,俺就背啊背啊,终于让俺背会了。”

    李逵不理会燕青的白眼,扯着嗓子将军队的编制都背了下来,顺便还背了军纪。卢俊义又问了道嗔等一批懵懂人,看他们也都熟知了军制,并不认为这个新军制有什么不妥,卢俊义就放下了心,看来古人比今人还会接受新鲜事物。

    圣手书生萧让举起手,涩声道:“这跟朝廷军制不合,还则罢了,但是从来没有那个朝代是这个军制啊,没有成功的先例啊。”

    卢俊义大笑道:“历朝历代有那个是成功延续到现在的呢?就是这个宋,我们这些明眼人都能看出它持续不久了。我们创造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的丰功伟绩,古人没有这样做,我们也不能这样做吗?古法不可效,盲目仿效古法的后果只会像那些古往今来的朝代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再重申一遍,这个编制方法是九天玄女所授,我也潜心研究过,绝对适合我们义军,也适合我们未来的发展。讲了这个以后,我再重申一遍,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事,我不想再听到这句古人没有这样那样的话。萧让,回去以后多看看吕氏春秋关于商鞅变法的一些章节,变则通通则久。”

    萧让闻言大惊,忙点头道:“属下回去就去查阅吕氏春秋,领会变法精神。”萧让现在掌握着梁山的图书馆,诸子百家先秦经典,法家兵家的最多,儒家的最少,如果有,也是未被后代学者加注的《孟子》《荀子》《论语》,目前已经风行的理学著作被卢俊义列为禁书,一本都不能在梁山出现。

    这时李逵举起毛柔柔的黑手,憨笑道:“主公,铁牛有个问题,为啥官军那边都有什么校尉,将军什么玩意的,为啥我们军中没有呢?这个如果有的话,大家都想去抢一个,蛮威风的,呵呵。”

    卢俊义哈哈笑道:“这个叫做军衔,是跟军队职位、军功、军中资历等诸多因素联系在一起的荣誉爵位,但主要是要靠军功才能升的,如果没有军功的话,除非其他人死掉了或者再过五年,才能升上一小级,所以这个荣誉爵位又叫做军功爵位。大家听听我对爵位的设定,你们再分析一下它的利弊。”然后卢俊义讲了一下他对梁山义军军衔制的构想。

    梁山军的军官军衔分成四等十四级,元帅二级:大元帅、元帅;将官四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四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四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一般的士官按军衔等级分为:上士、中士、下士,每一级士官分上下两级,共六个晋级。

    士兵分成三等,为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新兵一律为三等兵。

    卢俊义为了让各级军官以后越来越渴求荣誉和战功,不至于太早碰到天花板,最后出现上百个上将,也太分不出阶层,太难看了,所以特增设了元帅级别和大将级别。

    战争时期将领一般没有特别大的功劳的话,天花板是上将级别,大将、元帅级别是要留到国泰民安之际再颁发;如果某些将领实在太出色,像郭子仪一般的人物,也可在战争时期给予大将和元帅的军衔。后来他还是觉得以后的战役频繁,有些将领天纵奇才,会太容易升到元帅级别,然后他们就很容易去觊觎大元帅那个根本不可能属于他们的位置。于是他又从元帅这个级别往下分,在每一个级别上细分成三小级,如大校,有一级大校、二级大校、三级大校,一为尊,从三升上来。

    日后等梁山义军壮大了,有军这个编制出现了,随即也会陆续出现军团的编制。

    一个军团一般辖有四五个军,二十万人左右,军团的指挥官叫做司令,军团的正司令和政委一般就是武将的最高职位了,他们的军衔一般是上将、中将军衔,副司令职和正军职的是少将、大校军衔,副军职和正师职的是上校、中校,副师职和正团职为少校、大尉,副团职和正营级为上尉、中尉,副营职和正连级为中尉、少尉,副连职和正排职为少尉、上士;副排职和班职为上士、中士。

    请注意,根据卢俊义制定的军制,一般军人到了副营级别以后,很难将军衔升上去了,军衔和职位严重挂钩,也就是说,那些没有指挥才能,空有匹夫之勇的武将,只能做一个团长,指挥二千人,更多人交在他手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