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四章 缓行土改 (第2/2页)
上东京朝堂上的官员谁家没有几万亩良田都要被人笑话。 那些当了官有了权势的圣人门徒口不言利却在暗中强买良田甚至直接占夺良田,因为宋朝不抑兼并,所以宋朝土地兼并最为猛烈。卢俊义在后代看到宋朝有多么繁荣有多么好,来到北宋末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那些圣人门徒只关心他们士大夫的利益,眼里从来没有贫民百姓,没有人关心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会沦落到何种田地。是那些士子们写史书,他们自然不会将不利于自己的现象写进史书,让后世发现都是他们的错。中国所有的问题,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当官的错,他们再怎么春秋笔法,也逃不掉历史的审判。 但卢俊义不能不关心大部分贫民百姓,虽然他出身于大地主大富商家庭,但他前世却是一个农民家庭出身的孩子,阶级思想根深蒂固,让他有轻微的朱元璋之症,仇富心理甚重,仇官心理甚重,虽然他现在不缺钱也不缺权,那个时代二十多年的辛酸刻骨铭心,怎能忘记。 翻看中国二十四史,埋藏在字里行间的都是官本位导致的一系列恶果,包括土地兼并,大部分朝代都是搞官绅不纳粮或者少纳粮来笼络争取士子的支持,这也是官本位的一个表现,搞土地兼并的主体都是官僚或者官僚背景的商人。卢俊义再狂妄也不敢一下子就挑战中国人错误的官本位思想,他不想走王莽的老路,改革还是缓缓而行吧。 独龙岗附近大地主李应和扈成的田地加起来不过十几万亩,一则量少,二则因他们加入梁山,为了取得他们的支持,暂时不动,李家庄和扈家庄的佃户们照常为李家和扈家耕作,李家和扈家平时交给官府多少,现在也交给梁山多少,同时平价向他们买粮食做军粮。 祝家被灭后,他们一家的近二十万亩田地全数分成他的佃户,但是他们暂时并不算自耕农,算是梁山的佃户,只不过从原来的七成交租降低到了六成,同时宣布这是战时的制度,如果一旦梁山义军统一了天下,交租会降低到四成。同时梁山提供给这些佃户耕牛和农具,规定如果佃户自家有耕牛和农具,只需要交租五成,如果用梁山的则须缴纳六成,其中一成是耕牛和农具的租金。 乘着张叔夜兵败,朝廷忙着诿过和选拔新剿匪将领的空闲时间内,梁山义军派出以连为级别的大扫荡活动。在南到济州、东到兖州曲阜、北到齐州的广大地区,那些素有恶名、鱼rou乡里的恶霸地主,是梁山义军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目标。这一大片地方里,有上百个类似祝家庄但远比祝家庄小的恶霸地主的村寨据点,被梁山义军一一拔除。 每次攻下一个恶霸地主的庄园后,就在当地村庄召开公审大会,让贫民百姓审判那个无恶不作的恶霸地主及其家人,然后将恶霸和他的家人押往梁山劳改,将地主的租簿、契约全数烧毁,然后将恶霸地主的田地都分给他的佃户和其他少地的自耕农,力争每户的每人能分得十亩地。把田分为9等:每亩早晚两季产1200斤的为上上田,产1100斤的为上中田,产1000斤的为上下田,产900斤的为中上田,产800斤的为中中田,产700斤的为中下田,产600斤的为下上田,产500斤的为下中田,产400斤的为下下田。分配时以产量计算田亩,如上上田1亩可等于下下田3亩,并且要好坏田搭配,每家好坏田各一半。 对于大部分名声不坏又安分守己的地主,卢俊义还是抱着团结统一战线的态度,收取他们四成的粮食收成,这个自然是比朝廷的二成要高,但卢俊义先派人说理土地兼并的害处搞得大家最后鱼死网破的道理,另外送给这些地主一定的经商机会,可以乘着梁山的海船出海贸易,另外这些地主的子弟愿意跟从梁山义军,必有优待。卢俊义收取地主四成粮食,他们收佃户就要多收,但是多收人家佃户们就不种他们的粮食去找梁山义军要土地,所以他们只能将收租定在六成,跟梁山齐平。 剿除了一百多个恶霸地主,得了六百万贯的金银和四百多万石粮食,使得梁山大饱一顿。同时得了数百万田地,分给了数十万佃户贫民,初步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的第一步。 梁山水泊岸边还有少量土地未分,梁山义军对最近立有战功的将士,都给予了一定土地的奖励,但规定只能自己雇佃户来种,如动用自己手下士兵耕作者,一律斩。(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