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枭雄卢俊义_第三章 经营流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经营流求 (第2/2页)

等地的农民,这些地方种植的多是小麦,几乎从未种植过水稻。而台湾湿热多雨,不适合种植小麦。幸得那群澎湖人说他们会种植水稻,他们从澎湖迁移到台湾跟那些土人交易得来的土地都用做种植水稻。但是那些澎湖人只有数百人,面对诺大的台湾岛来说,人力严重不够,就浪费了土地资源。

    卢俊信犯愁了,他飞鸽传说给卢俊义讲述了人力不够的难题。卢俊义在山东也有同样的问题,屯田和开矿人力都不够,后来卢俊义想到了后代某些野鸡大学拉生源的手段,便巧妙地用于山东和台湾建设上的争取劳动力。随后卢俊义给卢俊信回信,详细讲述了如何争取更多劳动力的方法,卢俊信豁然开朗。他让所有澎湖人返回福建去争取他们同乡来台湾,规定只要拉来一个人,就给那个拉人的人一百文,如果你有本事拉来了一百人,你就得到赏金一万文,即十贯钱,当然这个价格是对壮年劳动力而言,如果儿童妇女的话,赏金减半。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些从福建越海来到澎湖的人,大部分就是失去土地的,他们知晓福建人多地少的情况越演越烈,拉人容易,还能白得赏钱,都自告奋勇乘坐义军的大海船回到了福建。福建本地人大多数都苦于地穷地少,一听那些衣锦还乡的人物说东边那个大岛土地是如何的多如何的富饶,都异常踊跃地离乡背井前往台湾,一年之中,福建的三百多万人中流失了三十多万去了台湾。有些贪图义军赏金的澎湖人看剩下的福建人死活不愿离乡背井,便前去江西、广东、浙江等地游说,将台湾描述成遍地黄金的宝岛,将这些外省人都拉到泉州、厦门、明州等港口,再通知附近岛屿上驻扎的李俊海军,由他们的船只护送这些移民前去台湾。数年内,被澎湖人游说前往台湾的非福建籍移民足有二三十万。

    本来如果没有天灾人祸,实在活不下去了,没有人愿意离乡背井,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窝,这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但偏偏有了人祸,就是兵灾。方腊义军席卷东南数省,方腊的摩尼教仇恨地主士子,每到一地必杀尽官僚士子,而摩尼教内部也没有培养出治政人才,方腊义军发展过快,很快他们的后勤就跟不上了,就只好劫掠地方,义军很快变成了匪军。兵灾使得这些眷恋故土的乡民们生活日益艰难,土窝窝已经变成了地狱,再听到那些澎湖人的游说,那边又有一个天堂的召唤,他们便心甘情愿地跟着澎湖人去了台湾。

    有了这么多劳动力,卢俊信建设台湾的信心大大增强。

    拨出二成人开矿,一部分人去瑞芳、金瓜石地区一带开采金、银、铜等贵重金属,这一带的黄金储量有近五六百万吨,不亚于胶东;一部分人去大屯山一带去开采天然硫磺,这是中国天然硫磺储量最多的地方,然后择地制造黑火药;再派一部分人去花莲的丰田与西林地区开采蓝石、猫眼石、翠玉等玉石,这里的玉石储量六十万吨,后世的台湾玉举世闻名。

    再拨出一成人去筑城,先筑造简易民居,再筑淡水、台北、基隆等军事要塞,然后陆续协助海军建设各个港口,在港口险要处建造军事要塞,再逐步建设大城池和正式的民居。

    剩下的七成移民和一部分愿意跟移民学习耕作技术的土人,开始进行屯田。每一家每个人都可分得十亩田地,当然是良田、劣田参半。种子和耕作工具由义军提供,最后的收成公私五五分成。大部分良田种植水稻,其他不适合种植水稻的则种植甘蔗、芝麻、绿豆、药材。

    剩下的山间劣田没人要,便开辟做军屯。卢俊信从移民中挑选出一万人,组成台湾防备军陆战师,再接收李俊海军的第六整编师改成台湾防备军的陆军海战师,台湾防备军主要做台湾岛、澎湖群岛和台湾附近的诸小岛的防御,卢俊义抽掉卢俊勇前去担任台湾防备军的指挥官兼台湾矿产总监,卢俊孝调任山东矿产总监。

    卢俊义的元首府另外下达了一个调令,让李俊和孙立做了调换,李俊调任海军第二军军长,驻防济州岛,孙立调任海军第一军军长,驻防台湾,准备攻击琉球群岛。另外从蓬莱的庙岛群岛到金门岛的所有驻扎海军整编为海军第三军,军长由卢俊游担任,卢大海任常务副军长,第三军的职责一来防守山东到台湾的航线,二来控制朝廷的泉州、杭州、明州等港口的航运,顺便收取过路海船的保护费,三来在所在岛上开始进行军屯。(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