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枭雄卢俊义_第三十九章 高丽卢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高丽卢氏 (第2/2页)

初期有燕王卢绾、东汉末被尊称‘士之楷模,国之桢韩’之海内儒宗之大儒卢植,均出自范阳。及魏、晋、南北朝至隋,卢植之裔卢志、卢谌、卢偃、卢邈、卢玄等,都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从卢玄起至其曾孙,一家百口,共财同居,为官著名而被史传记载者就有十八人。帝族之子要找卢氏成亲,史称“范阳卢氏,一门三公主。”帝族也要纳范阳卢氏之女为贵妃。史家有四海大姓崔、卢、王、谢之说,‘望出范阳,北州冠族’。至唐代尤为突出,不仅状元、进士、帝师,大出人才,有‘八相佐唐’、‘初唐四杰’之卢照邻,‘大历十才子’之卢编等人。自汉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记载的卢氏历史名人达八百四十多人,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文豪蜚馨。范阳望族已成为几百年来卢氏家族的荣耀,因而卢氏家乖亦冠以‘范阳堂’的称号。”

    卢俊义这时询问两朴关于高丽的情报,一同参详攻略高丽的还有义军中各位高级将领,大部分人并不晓得主公的身世来历,听了这番话,都禁不住一同拜伏在地:“原来主公乃武圣姜尚之后,难怪神机妙算、用兵如神。主公世代名门贵胄之后,尚能平易近人折节下士,实在令某将钦佩感激。”姓卢的将领一个个神采飞扬,被卢俊义的一段回溯刺激的豪情万丈,其实也只不过类似于其他百姓的“老子先人也曾经阔过”,不值一晒。

    卢俊义忙令大家起身,看了看屋内的都是自己的亲信,便大笑道:“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各位都曾读过,知晓其中意思。我带领大家上梁山,四处征战,不是为我一家一姓之得失,而是为了普天下的百姓,我希望日后我们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幸福安康,我卢家不能显达也没有什么要紧。”

    众将闻听卢俊义的肺腑之言都深受感动,一起颂道:“主公心怀天下,乃万民之福。”

    卢俊义笑着让大家安坐,刚准备吩咐高氏兄弟退下,却忽地想起一个人,顿时心绪困顿,连话都不想说了。朱武见卢俊义愁眉不展,便问道:“主公,为何发愁?”

    卢俊义问道:“你知道东汉卢芳这个人吗?”

    朱武这才知道卢俊义为何发愁,便道:“知道,在新莽取代西汉期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卢芳抓住当时“天下咸思汉德”的民心倾向,编造自己原是汉武帝曾孙刘文伯,又是匈奴王室的亲外曾孙(汉武帝迎娶匈奴谷蠡浑邪王的jiejie为皇后,生了三个儿子,刘文伯为第三子之嫡孙),结果边民和匈奴部落无不信以为真。随后卢芳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号召羌、胡各部落一起举兵讨伐王莽伪政权。卢芳派使者联络边外的羌、匈奴各部族,选送美女给这些汗王,并美其名曰“和亲”。被蒙蔽的匈奴单于率数千骑兵把卢芳接到匈奴境内称帝。卢芳表面上是继承了汉室帝位,实际上是充当了匈奴单于的儿皇帝,并将伪政权的‘都城’建在九原,帮助匈奴贵族霸占汉朝的北方疆土,为匈奴各部充当看门犬,并时时准备导引匈奴部南侵,夺取刘氏的中央政权。后来因内部矛盾激化,身边干将们相互火并,先后被杀,还有一些将领纷纷率领部众向汉朝投降,众叛亲离,卢芳无可奈何亡命匈奴部落境内。

    东汉建武十六年,匈奴人再次把卢芳推出,命令他带上雇佣军到高柳建立伪政权。但这时卢芳的骗局早已被戳穿。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不得不向汉朝皇帝上书,认罪投降。汉光武帝刘秀不仅既往不咎,还封卢芳为代王,并允许他在明年正月回京觐见。但是,卢芳却在冬天就擅自拥兵入朝,当南行到昌平时,被朝廷及时发现,并立即派使臣进行阻止,重申前诏。他不得不原途返回,可能是心中有鬼,所以这时非常忧恐。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卢芳又下决心再次叛汉。而他所发动攻打边郡的战斗,因不得人心而均告失败。最后在将亡兵散、众叛亲离的情况之下,还是在匈奴的保护下,与妻儿又第三次逃入匈奴境内,在大漠中度过十余年残生,病死于异乡。”

    卢俊义听了朱武对卢芳的讲述,叹道:“卢氏虽乃望族,也不乏这般数典忘祖、卖国求荣之辈,不知道卢穗的后人是不是也是那样。高氏兄弟,你们二人到了高丽,跟其他人尽量联络那些在唐末渡海前去的汉人后裔,但务必小心,不要让高丽王室发觉。”两人领命离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