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枭雄卢俊义_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 (第1/2页)

    就在赵宋朝廷举措失当之际,就在女真人得意忘形之际,卢俊义撒下了一张巨大的网,将那赵宋朝廷和女真人全都罩了进去。五十万禁卫陆军、十五万禁卫海军、十五万禁卫水军和一百万警卫军出动,仅留二十万警卫军留作防守,一场翻云覆雨颠覆汉族命运的大战即将爆发,目空一切的女真人即将遭遇灭顶之灾。

    由于卢俊义严令一切军事行动隐秘,而且在靠近边境之地都打着宋军的旗帜,装作勤王之师,来麻痹女真人和赵宋朝廷,所以表面看起来卢俊义的齐国一片平静。

    而在赵宋朝廷上,对卢俊义的军事行动自然是半点不知,他们的投降与抵抗之争持续了很长时间,也没有阻止金军前进的步伐。宋朝君臣还没有吃够犹豫不决的亏,在此紧要关头,他们还在争吵不休。等到京城被困,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宰相唐恪也觉得金人凶恶,“纵使为奴隶也不可得”,私下里建议赵桓赶快突围迁都,作为权宜之计,以备将来再恢复疆土。

    但是其余的投降派引用了苏东坡的名言“周朝失计,莫如东迁”,劝阻赵桓不要如此行事,意思是,周平王把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洛阳),结果失去了对诸侯国的控制,导致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号令天下却没人理的局面。

    然而赵桓赵桓经过长久考虑后,终于下定决心,发誓说:“朕今日当死守社稷,绝不逃避。”想当初金兵第一次围困东京时,他不应该逃跑却一心想逃跑,到了这一次,东京肯定是守不住了,该逃跑时他倒是不想逃跑了,准备与社稷共存亡。

    不过赵桓赵桓不准备逃跑也是有私心的,因为道君皇帝宋徽宗已经回到了京城,如果他逃跑了,宋徽宗宣布回复原位或者再立新君,皇帝的宝座就没有了。只要他在京城,跟金人好好谈判,就算是割地赔款也不会丢失皇帝的宝座。至于恢复失地那是将来的事情,现在可以不管那么多。就这样,赵桓下定决心留在京城,也给自己的一生留下了失败与屈辱。

    金兵自从靖康元年十一月开始围困东京,赵桓赵桓命令将士、百姓、僧道一干人等上城墙守御,又设置了东西四壁的守城官员各一人,另外还准备了一万人的机动部队,随时防备敌人的突破。可这些新招募来的守城士兵,很多是市井上的游手好闲之徒,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干一些欺压老百姓的事情还可以,行军打仗就肯定不行。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些人与金兵在城上城下对峙,任凭金兵在城下运石伐木制造攻城工具,他们竟在城头上老老实实看着,连弓箭也不发射一支。让这些人保卫首都真是难为了他们,他们作战的唯一要求就是必须给赏钱,否则就不动手,根本没有“抗金救国,保家为民”的想法。

    金军在完成了初步的准备之后,昼夜攻打,每天都是矢石如雨,杀声震天。宋军被欺负到头了,也不等什么赏赐了,开始针锋相对抵抗,双方也互有胜负。

    赵桓赵桓到此时方才发扬出赵宋朝廷立国时的精神,每天都披挂着铠甲登城视察战场,用皇宫内廷做的御膳犒劳将士。

    十二月的东京城十分寒冷,连日的雨雪,寒风刺骨,将士们在赵桓赵桓这仿佛是回光返照似的感召之下,冒着风雪继续抵抗,结果冻死了很多人。赵桓赵桓被将士们的精神所鼓舞,他在宫殿中光着脚祈求上天放晴日出来,使他的将士少受一些罪。这一次,天不佑赵宋朝廷,却变本加厉地把雪下得越来越大。

    赵桓皇帝赵桓每天骑着马在京城里面四处督战,道路很泥泞,他顶着风雪艰难地行走。

    唐恪跟着赵桓出行,被人民群众认出这是投降派的领袖,差一点就被打死了。他侥幸逃脱后,请求辞职。赵桓免去了唐恪的宰相之职,任命主战的何栗为相,孙傅为同知枢密院事。

    但是,赵桓的这次任命可不比上一次李纲的临危受命。何栗虽说是主战派,但纯粹就是一个酸臭文人,不谙军事谋略,在金军兵临城下之际,仍然继续饮酒赋诗、赏花观月。新任命的同知枢密院事孙傅也是一个标准的废物,在军事指挥上一窍不通。

    有一天孙傅读丘浚的《感事诗》,读到“郭京杨适刘无忌,尽在东南卧白云”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觉得如果把这几位仙人访求到,不就可以化险为夷了吗?

    孙傅下令在京城访求郭京、杨适、刘无忌这三位传说中的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