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枭雄卢俊义_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耻 (第2/2页)

的“靖康之难”,也称“靖康之耻”。

    这倒没什么,关键是金人还俘获了大量百姓和工匠,与此同时他们几乎等同于零损失。女真人擅长野战,巷战是他们所有强项上最弱的一环,如果能在汴京城内消耗掉他们一部分战斗力,对日后全歼女真人大有裨益,而且如果能通过巷战打痛金兵,也能逼迫他们尽快撤退减少对汴京的荼毒。

    本来群龙无首的汴京百姓们是无望的,但是有了卢俊义的介入,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五年前卢俊义就派人潜入东京开始挖地道。挖地道的目的除了为了日后好进攻汴京外,另外的目的就是为了支持靖康之耻后汴京百姓的自发抵抗运动。

    本来挖地道这个工程甚是艰辛,卢俊义派到汴京里充作各种身份的人员不过一千多人,根本不可能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可是赵佶的祖先赵匡胤帮了卢俊义一个大忙,也使得卢俊义用地道战进行巷战消耗金兵的计划得以实施。

    原来,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后,考虑到京都汴梁四面平川、无险可守,曾秘密开挖了工程浩大的转兵洞。此洞城内的洞口就在龙亭大殿内的皇帝宝座下面,城外东到招讨营,西到瓦子坡,南到朱仙镇,北到陈桥驿,长各四十五里,洞内能藏千军万马。一旦京城遭受围困,大宋禁军可从洞中悄悄出城,突袭敌后。

    转兵洞修成以后,由于京城无险,被封了一百多年,一直未能派上用场。到了北宋末年,金兵大举南犯,将京城汴梁城团团围困。赵佶慌忙退位,仓促继位的赵桓还没有来得及从赵佶那里得到这个转兵洞的秘密,随后赵佶和赵桓都怯弱地只想跟金人议和,根本没有将他们祖先苦心孤诣挖潜的转兵洞利用起来。

    卢俊义在现代时候曾经去开封旅游过,曾经在龙亭大殿看到过殿下有九个洞,分别通向不同的方向。而潜伏在汴京的特工人员在考察挖掘地道的合适地点时发现棚板街下面有青石切成的地道,在汴京东郊和南郊的农民在打井时都曾挖出过地洞,洞长数里,幽暗曲折。

    卢俊义听到这个消息后,跟自己的记忆交相辉映,他便十分肯定地认为赵匡胤的转兵洞不是传说,而是真实的,看来地道战这个大战役的成败就落实在这个转兵洞。

    对转兵洞知晓的除了卢俊义外,还有赵佶,这是他们一代代由先皇亲口告诉下一代皇帝的,另外还有那几个挖井的农民。在赵佶即将被金人掠走之前,卢俊义派人将赵佶毒成聋哑人,省得这个脑袋秀逗到极点的昏君会将这个秘密告诉金兵。那些挖井的农民和他们的亲属全部被强接到山东,务必保证金人到来后除了齐国特工外无人知晓转兵洞的秘密。

    在没有发现转兵洞之前,齐国特工们在汴京城内齐国特设的一些店铺的院内,挖掘能容纳一、二人的小地洞。虽然这种地道能在日后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很不灵活,一旦被金人发觉,没法躲避。为了使敌人不易发现洞口,就逐渐把洞口加以改善或挖两层,或修两个洞口,或把两个洞连接挖通。这样,虽有了一定的灵活性,但它只能作为临时藏身躲险的处所。

    当知晓了转兵洞的秘密后,卢俊义策划的地道战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卢俊义陆续又派去了一千工兵,将转兵洞上面的房屋都买下,然后向下挖掘,慢慢地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的阵地。

    由于汴京百姓对赵佶和赵桓极端失望,齐国特工们便伪装成赵构的下属,言说赵构前去金军大营议和时被金人毒杀,赵构死之前将转兵洞的秘密告诉了下属,让他们在城破时带着汴京百姓潜入转兵洞,再利用转兵洞巧妙地阻击金兵。

    汴京百姓们乃是自发组织起来抵抗金兵的,虽然豪情,但没有人带领也是乌合之众,鸟无头不飞,自从赵桓和赵佶不能成为汴京百姓们的主心骨甚至还出卖汴京百姓们后,汴京百姓们便寻找新的主心骨,现在这些号称赵构下属的特工们便成了他们的主心骨。

    相比于被金兵毁坏的四处透风的房屋,地道更可御寒。当一千工兵撤出汴京后,又来了一千名特工人员,二千名特工人员在石秀的带领下,分散到每个地道口,招呼那些相处一二年较为知道底细的汴京民众先藏进地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