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五节 (第1/3页)
量产的士兵啊!杨天鸿一直以来想做的就是这个。将领无法量产,只要有足够的青壮士能量产吧?无非就是用流水线一般的训练方式来集中青壮,然后用一套固定的制度cao练罢了。对此,杨遂觉得很是恐怖。他毕竟是接受过父亲,也就是跟随前骠骑将军杨靖老兵的训练,对于天下军事多多少少也是知晓的将官。量产化的士兵是什么概念?那意味着,只要领地里有着足够数量的青壮百姓,就能够源源不断从安州方向发过来差不多规模和质量的士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已经不是仅仅只是安州一地与天下各国之间的争霸。这种与另外一个世界生产流水线没什么区别的做法,已经决定了杨天鸿在未来大战中立于了不败之地。
名将都是打出来的。杨遂在沅县的生与死之中经过了质量化的锐变,他就更加能看出自家公爷制订出来这一套制度的优势,只要后续的青壮能够维持,他们这一方势力哪怕是会有挫折,但是后续人力能跟得上,比战场士卒的消耗将会占到天大的便宜,毕竟其它国家(势力)组建部队的制度要落后于他们。试想一下,在战争状态下士卒必定是会在作战中发生战损,那么有后续合格兵源的国家肯定是要比没有后续合格兵源的国家更能持久的继续打下去,而没有后续合格兵源的国家一旦合格的士兵被消耗光了,在兵源的素质上肯定是要吃亏。这其实就是一个谁比谁兵更多的概念。就像另外一个世界二次大战的德国与苏联,尽管开战初期德军综合素质全面高于苏军,可是苏联人那种几乎没有尽头的强大兵力动员制度,最终还是在战争中不断进行自我修复。到了战争结束的时候,苏军总兵力竟然多达恐怖的上千万人。
金沙江西岸,大帐。
“启禀公爷,杨遂所部目前已经重新获取了沅县,距离我们所在不超过三十五里。”面对杨天鸿的时候,杨文的气质也有些变了,他说话的神态和语气较之以前稳重了很多。
都说是什么样的人总是会因为经历过什么样的事情而发生改变,杨文统领比越人少了一大半的部队压制了越人蛮夷,怎么也能通过这一系列的大战竖立起心中的胆气,更因为战局发展顺利多了统军将领本来就该有的傲气和信心,气质又怎么可能不会发生改变呢。
“嗯!杨冲的骑兵呢?”杨天鸿对此倒也不是一无所知,只是觉得没必要当着杨文的面说出来,于是又问道。
杨冲是副将,不过他对骑兵的掌控力比较强,所以被分配了统率骑兵的职位。
“骑兵部队目前游弋在战场周边二十里内,现在嘛……”
杨文抬手指向挂起来的山川舆图,认真地说:“他们在战场西边的这里。”
所点的位置被标注成了森林。
杨遂所部距离战场三十五里,骑兵在十里外,杨天鸿转头看了看杨文,杨文却被看得莫名其妙。
杨天鸿不得不承认杨文实在是小心谨慎得有些过头了,现在,越人内部混乱,又是被自己的主力军团围住,可是杨遂和杨冲之间的距离那么远做什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杨遂开拔过来,在距离越人城寨后方不出五里的位置扎营,杨冲这支骑兵也应该收拢回来,随时准备冲营才对。
不过吧,杨天鸿倒是没有多说什么。作为自己看好的未来大将,杨文好不容养起来的统兵心志不应该给予摧毁,所以杨天鸿仅仅只是看了杨文一眼,然后转开话题,又谈到了水军的封锁情况。
青越一族的舟船试过很多次强行的冲击,杨通手上那支水军在金沙江上并不是太宽广的水面上与青越水军发生了多次交战。说起来,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杨天鸿自己造成的错误。他从一开始就把安州水军朝着海军的方向发展,对于内河船只的打造数量明显不够。也就造成了杨通水军现在金沙江上的弱势。从人员方面来说,安州水军的确占据了优势,可毕竟还是船只数量太少,但是依然还是被青越水军在一些地段上造成了突破,现在该有近百艘小船冲破了防护线,完成了与越人大营的会合。
“哦!越人突破防线都是小舟?只有不到十来艘相对大一点的船?”
杨天鸿对于己方水军的表现不存在失望,毕竟才组建不到一年,船只数量也不够,而且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开发出火炮这种武器,还能过多奢望什么呢?
越人的落后表现的几乎所有方面。即便是在cao船控舟方面,一艘小舟最多能载十个人,以杨文的描述来看,越人蛮夷的船只容量也就是多上几十人,最多不会超过一百。
有着安州水军这股威慑力量存在,越人蛮夷绝对是昏了头了才会尝试渡河,杨天鸿看完战场局势更加确定一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