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狮觉醒_第六七回 蒋介石损兵折将 毛泽东三反围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七回 蒋介石损兵折将 毛泽东三反围剿( (第3/3页)

正大摇大摆地向莲塘开进。8月7日拂晓,朱毛红军突然发起猛攻,经过两个小时激战,全歼该旅,击毙其旅长谭子钧。战斗刚一结束,毛泽东、朱德立即挥师北进,经过三个小时的长途奔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良村,向敌五十四师发起猛攻。战到天黑,歼灭该师大部,击毙敌副师长魏崴、参谋长刘家琪。残敌狼狈逃跑,红军占领了良村。一天之内,连打两个大胜仗,第三次反围剿初战告捷。

    入夜,毛泽东、朱德会商军情。毛泽东道:“我军在莲塘、良村获胜,估计敌人必将调兵东进,找我主力决战。我们应利用这一机会,乘敌军东调时,继续向东,到敌人最薄弱的地方,打掉毛炳文师。”朱德道:“对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者不能,用而示之者不用;近而示之者远,远而示之者近”毛泽东道:“善战者重在指挥敌人,调动敌人。声东击西,避实击虚,造成敌人的错觉。”

    次日,红一方面军紧急出动,向东奔驰三昼夜,到达宁都黄陂附近。此时,敌军以十个师的兵力四面包围了莲塘、良村,却发现红军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国民党军被拖得筋疲力尽、士气低落,纷纷抱怨道:“肥的被脱瘦,瘦的被拖死。处处扑空,又处处挨打。”

    正当敌军一片茫然,手足无措之际,红军冒着大雨发起进攻,一举突入黄陂,歼灭毛炳文师两个团,俘虏敌军六千余人,缴枪八千余支、无线电机一架、军用物资无数。

    黄陂战后,红军立即撤出战场,隐入深山。次日,敌军四个师赶到黄陂,又一次扑空。此时,毛泽东、朱德令红十二军装作红军主力,大张旗鼓地向乐安佯动,使国民党军产生错觉,以为红军主力要北攻临川,吸引敌军主力向东北方向调动。毛泽东、朱德却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迎着正向东开来的国民党精锐部队,寻找空隙,悄悄地向西疾进。

    率领三万兵力从敌人眼皮子底下穿插过去,甚至可以说是与敌人擦肩而过;不仅要有高超的指挥艺术和超凡胆略,更要有部队的严明纪律和高度素养。然而,红军不仅做到了,而且做的精妙绝伦、无声无息。毛泽东、朱德指挥红一方面军主力,经过一整夜的急行军,从敌军两部间只有十公里的狭窄缝隙中穿过,毫发无损的到达兴国县境内,隐蔽于密林中休整。

    与此同时,红十二军则牵着敌军主力的鼻子,攀山越岭,忽东忽西,望东北方向奔走;直拖得敌人疲惫不堪,狼狈至极。

    半月以后,何应钦才猛然发现红军主力早已西去,急忙命令“进剿”军主力掉头向西,赶往兴国,寻找红军主力决战。敌人像瞎子一样,在崇山峻岭、荒野密林中东奔西跑了近三个月,未能找到红军主力;每日汗流浃背,气喘嘘嘘,消极厌战,毫无斗志,完全丧失了进攻的能力。

    恰在此时,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桂系军阀进攻湖南,挑起了与蒋介石集团间新的大战。蒋介石急令何应钦、陈铭枢退出江西,移师两广边界,阻止桂系军队的进攻。

    国民党军队的撤退,正是红军反击的大好时机。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红军一部在老营盘歼灭敌人一个旅。在高兴圩与蔡廷锴部打成平局,随即撤出战斗,开到方石岭抢先控制有利地形,截击蒋鼎文部一个旅,予以全歼。其他各路敌军闻风丧胆,争先恐后地撤出根据地。至此,第三次围剿被打破。

    三次反围剿锻炼了红军,积累了经验,创造出了一整套极具特色的战略战术:诱敌深入,避强击弱;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迂回穿插,分割包围;制造假象,声东击西。

    战后,长期被分割的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了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辖区范围扩展到二十八个县,拥有了瑞金、兴国、于都、长汀、上杭等十五座县城,总面积五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达二百五十多万。红一方面军在根据地内,放手发动群众,建立党团组织,成立苏维埃政权,分配土地,扩大红军,为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才是:战火锤炼,红军斗志更坚;政权巩固,苏区壮大发展。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